普遍性的法華經


 


回覆 飛吧! 2011/08/04 的留言


你會有這樣的疑惑,是因為你將佛教定位在三千年前因釋尊才有的,然而佛教的源頭卻是「久遠元初」→五百塵點劫→三千塵點劫→釋尊在世→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包含我們現在這個時代)


御書《覆 曾谷 居士等書》中有云:


問曰:華嚴時,別圓大菩薩乃至觀經等諸凡夫之得道如何?


答曰:彼等之眾,以時論之,似由其經得道,究其實,乃三五下種之輩也。


文意:


問:華嚴時,別教、圓教的大菩薩,以及受持觀經的一般民眾他們是如何得道的呢?


回答:你所提到的這些人,以時(正、像)來論他們是依其所修持的經典法門得道,但是探究其真實,他們都是過去在五百塵點劫、三千塵點劫時被下種、調熟的眾生。


問曰:其證如何?


答曰:法華經第五卷,涌出品云:「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天台釋云:「眾生久遠」。妙樂大師云:「雖脫在現,具騰本種」,又云:「故知今日逗會,赴昔成熟之機」。


文意:


回答:法華經第十五品涌出品云:「這些的眾生(釋尊在世化導的眾生),生生世世以來,常常受我化導,…………這些的眾生,初次見到我,聽我說的話,馬上都能信受,進入如來的智慧。」


天台對於這段經文的解釋:「教示多數的民眾,不只現在,自久遠之昔即有佛化導之緣。」


妙樂大師說:「『雖脫在現,具騰本種』:亦即這些眾生於釋尊在世化導時,接受釋尊的教化而呈現得脫之利益,然而那卻是因為久遠之昔就全部受法華經下種之故。」妙樂大師又說:「所以知道今日列席法華經座會,是剛好要去完成久遠種下妙法佛種成熟的機緣。」


在「南無妙法蓮華經」這個宇宙根本法體下,「久遠元初」這個時間點,是日蓮大聖人首先揭示的,接著在法華經本門第十六品說出了「五百塵點劫」,於法華經迹門第七品說出了「三千塵點劫」,最後才有釋尊在世說法及三時弘經等。


「總勘文抄」云:「釋迦如來,五百塵點劫當初,凡夫之時,知我身為地水火風空,頓時開悟」  (P568)


又在「當體義抄」云:「釋尊於五百塵點劫當初,證得此妙法之當體蓮華,世世番番成道,顯示能證所證之本理」  (P513)


這些御文,是根據法華經壽量品明示釋尊久遠成道的事。


釋尊在壽量品中,明示久遠往昔「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  復倍上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佗劫」等等。


由以上所舉御文、經文可知在久遠之前就有佛,只因此世間(娑婆世間)的眾生,為無明所覆蓋佛性、佛智無法彰顯,故認為世間無佛僅有釋尊是佛。


其實若以法華經的真實意義來看,經文中「如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如我等無異」……種種可知,由久遠元初至今當然會有無量的佛菩薩出現,法華經定義的「佛」祂不是某個生命的專利,法華經定義的「佛」祂是普遍共享。所以這世間會有無量的佛。


可參閱


第五品「三草二木的譬喻」(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第八品「衣裡繫珠的譬喻」(本具佛性的喜悅)


第十二品「惡人成佛的法門」(對眾生一個也不放棄的慈悲)


第十八品「五十輾轉隨喜功德」(確認法華經智慧、功德的偉大高於一切)


《法華經》是普遍的真理"這一觀點,在《法華經》經文中也已經可以看到。


"序品"裏有日月燈明佛宣說的作為終極之法的"法華經"


"化城喻品"裏有大通智勝佛及其十六位王子們宣說的"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裏,有不輕菩薩臨終時聽到、回生後又親自宣說的威音王佛"法華經"


而且說這些過去佛所宣說的"法華經"數量非常龐大。


"日月燈明佛的法華經"花了六十小劫這樣漫長的時間才說完;


"威音王佛的法華經"由二十千萬億偈組成;


關於"大通智勝佛的法華經",認為要花八千多劫的時間宣說,由恆河沙般數量的偈組成。


就是說,"法華經"並不僅指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釋尊的《法華經》。


戶 田 先生,領悟了《法華經》的本質,提出了值得注目的《法華經》觀,他說:"同樣是《法華經》,會因佛、時及眾生的機根的不同,其表現也有所不同。


其終極法理雖然只有一個,但由於該時代眾生佛緣的深淺厚薄,也有種種的差異。


在世間一般人當中,對佛教稍有研究的人們,都認為說《法華經》的人除釋尊以外別無他人。


但是,《法華經》裏記載,常不輕菩薩、大通智勝佛都說過《法華經》,天台也說過《法華經》。(《戶田城聖全集第三卷論文、演講篇。各種法華經》,聖教新聞社)


池田先生說:終極法理只有一個,表現形態會有種種不同,但都可稱之為 "法華經"


這就是說,那些懷有最大的責任感、最真誠地祈求眾生幸福的人,一旦接觸到經中之王的「法華經」,就會把它展現在自身生活的時代裏,宣講新的"法華經"


為了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和安樂,向廣大民眾開示佛自身悟達的""、成佛的""——這樣的教導就可以說是"普遍性的法華經"


深信,"非讓成千上萬的人得到幸福不可"這種智慧與慈悲之心,就是 "法華經的精神",就是永恆的真理。


 


法華經序品


1、日月燈明佛 / 說法華經說了六十小劫


2、期間出現二萬位日月燈明佛 / 說法華經


3、最後一位日月燈明佛八位王子 / 說法華經


4、妙光菩薩及八百位弟子其中含八位王子 / 說法華經


  妙光菩薩是文殊菩薩的前生     


5、八位王子的最後一位成為燃燈佛 / 說法華經   


 


法華經化城喻品


1、大通智勝佛 / 說法華經八千劫


2、十六王子 / 八萬四千劫中廣為一切眾生說法華經       


3、十六位王子成佛分佈四面八方


4、第十六位王子是釋尊前生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1、威音王佛 / 說法華經二千萬億偈


2、常不輕菩薩 / 二十四字南無妙法蓮華經   


3、常不輕菩薩是釋尊前生


 


於印度釋尊在世說法華經二十八品 


 於像法時期天台大師說摩訶止觀(一念三千)  


 於末法時期日蓮大聖人立五字南無妙法蓮華經唱題行廣布末法萬年


 


 


「堅固」以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流行」的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