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輸、不敗”的法華經精神


 


問:先生沒有信心,因工作關係無法每天都回來。有時剛好回來了 ,又碰到太太要出去學會活動,因而很不高興, 懷疑 太太有外遇。


回覆一:


信心活動仍然要堅持,但是對先生的懷疑的態度,不可以情緒的方式回應。


因為信心活動是屬於菩薩道的境界,相信當我們決定要參加當日的學會活動時,此刻生命中的信念層次是非常高的,但臨出門卻因為先生這樣的態度,而立即以情緒性的方式回應,這時生命的境界會因先生的緣,而讓自己瞬間掉落至三惡道,然後以此不舒服的心情到達活動場所,要將這樣低境界的生命狀態,爬升到活動場的高境界真是會有些難呢!甚至會因此捉住菩薩界中具有的地獄界(十界互具)惡緣,而造成自己對信心學習的誤判,時日持久也是會逐漸形成信心減弱的狀況喔。


我們接受信心、參加學會活動,全部也是為了這個家庭能更幸福美滿。深信這份心是坦蕩蕩,先生因為沒有信心,一時的不察而有此懷疑心態,這也是正常的反應,不要以此為苦。反而可以此為挑戰的目標,誓願讓先生能了解我們的心,能了解我們信仰對家庭的價值,進而能成為共同為更高的人生價值、更幸福的夫妻生活,而成為一對令人稱羨的廣布夫妻。


 


回覆二:(友情贊助)


學會活動確實蠻重要的,我們可以在學會活動中,學習到許多深化信心的資糧,所以不要輕言放棄活動!但也不是完全不能請假。因為先生不了解我們佛法,才會擔心、胡亂猜疑,雖然被冤枉,我們也不能用情緒的方式回應(因為愈吵鬧愈著急,愈坐實他的懷疑有理)。別忘了一家和樂的信心是學會永遠的指標。


先生難得回來,我們又執意出去,難免就會有爭執、不愉快。此時要判斷,這堂課如果自己有擔當使命,就要好聲好氣的說明不去不行的原因(怎能因自己而開天窗呢?平日就要祈求先生是講道理、識大體、可以溝通的人),並可邀請他一同前往,或好好溫柔安撫,答應早點回來。總之要想辦法有耐心溝通。若因緣不成熟,先生就是盧,不肯放行,就當著先生的面,打電話向組長請假說明原因,並不斷抱歉(但還是要給先生留面子),讓先生看在眼裡,至少證明不是出去幽會。


行學不自由,真的很痛苦。所以平常每天唱題,就要把“行學自由”納入祈求目標。在內心奧底裡,我們要時刻以“不輸、不敗”的法華經精神,提醒自己即便是“匍匐忍耐前進”也還是要前進。我們信受妙法、參加學會活動,不就是為了這個家庭,能更幸福美滿嗎?


所以更要加倍努力,讓先生看到我們這份坦蕩蕩的心,能了解我們的信仰,對家庭能產生多大的價值(可以把為這個家庭的祈求目標寫下來,每天提醒自己,先生無意中看到也會感動)


眼前這些阻擾、障礙只是過程而已,只要我們每日以嶄新的氣勢、鍥而不捨的鬥志與聰慧的奮鬥,終必取勝。放心!婦人部明朗、賢明、聰慧的信心,最終都會在家裡成為“主婦”(有決定權的婦人)。也就是原來妳可能是一個必須看人臉色、任人擺佈的風箏,信心之後,幸福智慧湧現後,妳會拿回那個風箏的線頭、主導權(想飛或想休息,由自己決定),甚至家人也會紛紛樂意的把自己的線頭交到妳的手上,跟隨妳的腳步行動了。


如兄弟抄二句御文:


女人者,隨物而使物隨之者也。


可為心師,勿師於心(P11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