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菩薩和五大〔生死一大事血脈抄文段筆記〕
火以燒照為行,水以淨垢為行,風以拂塵為行,又以為人畜草木之魂為行,大地以生草木為行,天以潤物為行。妙法連華經五字亦如是,本化地涌之利益是也。﹝御書全集1407頁﹞
地水火風空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將之稱為「五大」,而「五大」就是妙法連華經。
《三世諸佛總堪文教相廢立》有云:「釋迦如來,五百塵點劫之當初,作凡夫時,知己身是地水火風空,即座開悟。」﹝御書全集593頁﹞所謂的「己身是地水火風空」之事,就是「己身乃妙法蓮華經也」之意。「己身」是生存於現實的自己,妙法這真理本來就存在於現實之中。
所以,佛法絕不是離開這個現實世界而存在的東西。教導眾人逃避原有的現實,遁入短暫的喜悅及慰藉的生命情境。像這樣的宗教是虛幻、無力的宗教。
教導大家如何去面對煩惱不斷的現實,如何在變化迅速的社會裡生存,怎樣打開混屯迷濛的未來,讓眾生能夠源源不絕地發揮出力量來,在這樣的實踐裡才有佛法的真髓,才是真實的宗教。逃避的宗教、觀念性的宗教、形式儀式化的宗教,早已不能稱做真實的宗教了。
如本文段的結論,「妙法連華經五字亦如是,本化地涌之利益是也。」妙法蓮華經在現實面上,以地水火風空五大的變化展現。而貫徹實踐妙法的地涌菩薩,在其現實的生活面上因五大的變化組合而獲得根本的大利益﹝成就妙法般偉大佛界的生命﹞。
五大和四大菩薩相對應的表格
地 | 水 | 火 | 風 | 空 |
安立行菩薩 | 淨行菩薩 | 上行菩薩 | 無邊形菩薩 | 妙法蓮華經,四大菩薩本有的生命 |
「火以燒照為行」:火有燒東西﹝消滅﹞及照耀四週的作用,依此火代表法性的智火,被照耀的一方是「隨緣真如之智」﹝指眾生隨其因緣被妙法照耀時顯現的功德的姿態﹞,能燒的一方是「不變真如之智」﹝指的是御本尊永恆的慈悲功德利用﹞,具備著這照、燒二德的就是南無妙法蓮華經。
所以,當我們唱誦妙法的話,生命就會如佛所說「照晴生死之闇,明了涅槃智火。」展開光明希望的人生。不但如此,更會如佛所說「燒煩惱之薪、菩提慧火現前。」將煩惱宿命轉換成,有價值的幸福人生。
「火」的特色是向上燃燒,所以在四菩薩之中代表「上行菩薩」的作用。
「水以淨垢為行」:有著淨化宿命的垢及五濁生命的穢的意思。也就是說妙法的生命,其本源具備著從根本淨化生命的作用。在四菩薩之中代表「淨行菩薩」的作用。
我們由於累積過去世的惡業,本應長期輪迴的受苦,但由於今世受持御本尊唱唸題目的大功德,生命中所有的苦皆能於今世消除。也許有人會認為,甚至也會有人會這樣告訴你,累世的苦業要今世一次將其清除,不是會更痛苦嗎?
其實不然,深信各位一定有這樣的經驗,手持水力極強的水管,對著常年沒有清理的地板或牆壁沖洗,當看到一片一片的污垢被水柱沖洗下來,那種成就感及喜悅是難以描述的。事實上這樣的清洗方式,是非常有效率及輕鬆的。妙法就是一股水力豐沛,源源不絕的水脈,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開啟如「淨行菩薩」般的生命境界,堅持、持續。
「風以拂塵為行」:無邊行菩薩的作用如「風」,以著寬廣的境界,強而有力的拂除如塵埃般無數的煩惱。當人生境界狹小時,每一個煩惱就會像巨石般大又重;相對的當人生境界寬廣時,每一個煩惱就會像塵埃般細小而輕。
每日確信的、有力的、朗朗的題目,正是如無邊行菩薩的作用般,所有的苦難、煩惱會被一拂而消失無影無蹤。
「又以為人畜草木之魂為行」:是說風像大地的氣息般,因為有風的流動大地才顯的有生氣,人畜草木也是一樣。所以無邊行菩薩的作用,也代表著我們的生命力。
「大地以生草木為行」:是描述「安立行菩薩」有著給予生命安定的作用。其實生命的變化是複雜的、微妙的。例如身體的體溫平均是36.5度左右,如果稍微上升個1、2度我們就會感覺到痛苦,到底身體如何能保持住一定的溫度呢?身體中那樣的系統,只能說是不可思議。
心的作用也是一樣,雖然每一瞬間都是在變化著,可是卻能保持著統一性。使我們身心能維持著安定性的,就是「安立行菩薩」了。
「天以潤物為行」:這個「天」即是地水火風空的「空」。和四大菩薩不同,是象徵妙法蓮華經的自體。正如天空下雨潤澤萬物般,妙法蓮華經利益一切眾生就是其作用的根源。
總的來說,火之燒物,水之淨物,風之拂塵垢,大地培養草木──是其自體、本來的作用。這一切都是妙法蓮華經的顯照,如此的功德是地涌菩薩所擁有及享用。
一面燃燒起自己的生命,一面為他人的幸福而奮鬥下去,如此令自他的生命淨化的生命改革。過程中任何醜惡的生命狀態要將它視為塵埃般,如風一般的徹底拂去,打造出人們能安心的處所,成為人們信賴之柱,這就是地涌菩薩的姿態。
不計較週遭言詞的攻擊,不計較任何不公平的待遇;以自發的意志來為人、為世、為社會,以著妙法最高的哲理活動下去,這就是地涌菩薩的本份了。
地涌菩薩就住在我們生命深處,只有透過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題目時,地涌的生命會由內部打開,此時四大菩薩的作用也會清晰、明顯的展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