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十二因緣


 


附御文:一念三千理事(十二因緣圖)


四諦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我們應該曉得這一個世界,雖然是由苦、集、滅、道四諦所構成,但其所構成的理由是什麼呢?其所構成的理由就是十二緣起。這是從業、惑、緣起的思想所引起的。


它是從「情感」與「思想」的錯謬執著而產生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兩種障礙。前者是由情感上的謬執而起,後者是因由於知識的錯謬執著,因而構成一個「無明」。


這樣子一來在現實上,就產生了我們生命上的種種活動,種種「感覺經驗」與「情緒經驗」。也因此就投到了天羅地網「輪迴」的圈套裡面去了。


但是在大乘佛學裡面,卻完全曉得這一套天羅地網的意義。根據這「三世十二因緣」的流轉,構成一套對生命系統的了解。只要我們能得到這種系統的了解,那麼我們便可以知道,現實世界是怎樣構成的;如此我們便可依次逆轉或拆除。


於是知道根源在於「愛慾」,有了「愛慾」便是產生「老死的因緣」,「老死」只是一種結果,往反方向追溯便會找到了「無明」。換言之,就是要打破無明的造作因緣,使它變成「智慧」。使原來的輪迴給予逆轉過來。﹝中國大乘佛學  摘記﹞


十二因緣概論


輪迴的造成,為起惑﹝無明、愛、取﹞,造業﹝行、有﹞,感果﹝識乃至老死等﹞


無明」是知見的不正,「」是意志的推動,而成就行業。


識、名色、六入」是現實人生「起惑造業」的準備。向前望是生命的果報,向後望是惑、業的先趨。


受、愛、取」是起惑造業的必經階段。首先對外境的接觸而生起錯誤的認識,次由內心的情緒而生起苦樂的感受後,會有渴愛自己所樂意,討厭嫌棄自己所不喜的心境,進而向自己所渴愛的不惜犧牲的馳取追求。


因而決定現世的「」,及來世的「生、老死」。




 









































起惑



1. 無明



能引﹝過去二因﹞



第一重因果,


由過去世引向現在世。



      


三世


兩重因果



造業



2.



 


感苦


 


 



3 .



所引﹝現在五果﹞



4. 名色



5. 六入



6.



7.



起惑



8.



能生﹝現在三因﹞



第二重因果,


由現在世引向未來世。



9.



造業



10.



感苦



11.



所生﹝未來二果﹞



12.老死



 


 




細談十二因緣


1.   無明: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身、口、意﹞。


愚痴就是無明,無明就是無知。對諸法真理不能正確了解,真正的智慧不能生起,卻由「無知」將它覆蔽,因而產生種種錯誤認識。


「無明」是根本的煩惱,盲目情意的景況,要以言之無明就是迷惑心。迷於我、法兩種空理。


我執無明:眾生不了解五陰幻化不實,妄執四大為身相,六塵緣影為心相。﹝四大:地、水、火、風。六塵:眼、耳、舌、鼻、身、意的對境。﹞


法執無明:妄執萬有現象為真實。「無始一念」不覺,障蔽真心的一種虛妄。


2.   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入六趣。


行有造作的意思。


由身口意三業起造罪、福的諸行,隨著所造的行不同入於六趣﹝六道﹞中。


無明知見的不正,行是意志的推動。由不正的知見發展下去,生存意志就以自我為中心出發,造作一切行業。


3.   識:以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


六道生死之前驅是「識」。出入母胎的心識也具有「五蘊」,不只是精神的活動。沒有「名色」,入胎是無從立足的。在新生命的最初發現上有「識」的作用,為新生命的開始故名為「識」。


「識」不可解釋為意識作用。依「五蘊」的作用分類為「識蘊」。是最初託母胎的生命體。「識」是貫通三世,不斷的相續。


依所造的業而受現世投胎,約受精至21天這個期間。


4.   名色:以有識著故。增長於名色。


「名」指心,「色」指形體。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心未發揮作用所以叫做「名」,形體未全所以叫做「色」。為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六根的第一階段。「名色」即為身體的本質,為六入的因。


出生的心識,含有自我的生命愛,所以稱為「有取識」。因有這「識著」入於母胎,在母胎中心、色和合的「有情」就漸漸地增長「名色」。


也就是說:由入胎「識」執持父精母血,而成為有生命的肉體。所以,沒有「識」「名色」就不能增長;沒有「名色」,「識」也不能繼續存在。


「名」是受、想、行、識、四蘊,「色」是色蘊,二者相依相存。受孕後21天前叫「識」,21天後叫「名色」,是向人形完成發展而未完成的階段。


5.   六入:名色增長故。因而生六入。


名色不斷的增長擴大中,六根慢慢的完具。


眼、耳、鼻、舌、身、五根是由「色」開發成的;意根是由「名」開發成的。


6.   觸:根塵識和合。以生於六觸。


根塵和合而成觸,即感覺。指出生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二至三歲時。此時對環境只起單純的知覺,沒有憎愛的分別。


「識」到「觸」是現實人生起惑造業的準備,向前望是生命的果報,向後望是惑、業的先驅。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7.   受:因於六觸故。即生於三受。


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兩種感覺謂之。是四至十歲所產生的違順的一種情緒。


「受」與「觸」的不同是,觸是對外境,沒有外境「觸」的作用不能生起。


「受」是納領,是內心的感受,對外境感覺而來的境界,以主觀的心境去領受。


三受:苦、樂、捨


環境不適合自己的情意──苦受﹝為瞋惑所使﹞


環境適合自己的情意  ──樂受﹝為貪惑所使﹞


中庸性的環境        ──捨受﹝為愚痴所使﹞


8.   愛:以因三受故。而生於渴愛。


因有苦、樂、捨「三受」牽動內心,於是對外境生起熱烈的「渴愛」。


愛含有慾望、要求的意思,屬於意志的。


對環境領受後,沒有生的樂,求得。已生的樂,求不失。已有的苦,求迅速的遠離。未起的苦,希望不來。───都是愛的表現。


這是對境生起的一種慾望。約在1119歲之間。


愛的相對是「憎」。


9.   取:因愛有四取。


即妄取、追取。約於20歲以後,貪欲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取。


欲取:對五欲境界的執取。


我語取:妄取自我為實。


見取:執取不正確的主張。


戒取:是妄以邪行為清淨,為受生而持戒,為求升天而持戒。


10.   有: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


觸對境界產生意、欲的活動﹝愛或執取﹞,因而造做種種的事行,就達到「有」的階段。


「有」即業,所謂的有因、有果。


由前面的因「愛、取」引發後面的「生、老死」的果,業力是因此而被牽引。如此因果不亡逐演成三界輪迴的事實。


由「愛、取」所驅,造做種種有漏的業,以感未來生死的果報。如此名為「業有」。


11.   生:從有而有生。


以現在所造的業為因,依因感果,以招來世受生﹝四生、六道﹞


12.   老死: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有。憂悲諸苦惱。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


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


老未必死,死未必老故兩者合在一起講。


結論


「無明」是一切煩惱的總頭目,「行」是生死的創業者,「識」是生死的責任者,「名色、六入」是生死的業報身,「觸、受、愛、取」是生死的犯罪者,「有」是生死的承罪者,「生、老死」是生死的受刑者。


十二因緣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二種。


流轉門,是說明輪迴生死的樣像。如凡夫生死無盡,猶如水的流動,車輪的旋轉不停一樣,是順觀十二因緣。


還滅門,是指示解脫生死的法門。要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本有妙法幸福的境界,就要逆觀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研討


佛法中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緣起說,主張一切事物都有因、有緣。而且,人應該替自己過去的行為負責,因為人的幸與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十二因緣所要顯示的,就是這種「自力」的精神。


「生」之所以為生,乃因「有情」過去的行為的結果。可以說是前一刻的行為隱隱成為一股潛力,影響著下一刻的生活型態。如此連續即構成了永無止息的生命鎖鏈。如此的潛力叫「業力」,而在十二因緣中則稱為「有」。所以生之為生,乃因「有」的潛力所致。


「有」無疑是生命有情的行為的潛力,有情的行為通常是帶有煩惱的,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行為,就是「愛、取」愛與取都是執著或圖想佔為己有的意思。


「愛」與「取」通常是,想為改善自己的生命型態、生活方式而有的行為。然而卻反增添自己更多,更無止盡的生死煩惱,其關鍵乃在智慧不夠。


「六入」與外界﹝六塵﹞接觸,產生了苦樂的「感受」,因而有愛取的執著。而「六入、觸、受」是生命認識外境的活動,這種活動必以我人身心為場所。所以佛提出了「名、色」。


「名」,是精神的,或是心靈的作用﹝如思想﹞,這些作用不是具體可見、可聞的,非要藉以文字、語言來作表達,否則別人是不得而知的。


「色」,指身心中物質的部分。「名色」即身心,在身心中應以精神為主。


生命中的「行」通常帶有煩惱,這個煩惱起因於,對自己以及週遭環境的觀察不夠。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察,自然會帶有歪曲性、錯誤性,佛將之稱為「無明」。


十二因緣是如幻假有的十二鎖鏈,對未解脫的凡夫它能束縛他,然而對體悟「諸法實相」的解脫者,雖鎖鏈幻象仍在卻不能有實質的束縛與牽引。


有云:凡夫是落於因果,二乘是不落於因果,而菩薩、佛是落於因果卻是不昧於因果。


大聖人以佛最高的智慧教示我們,我們如能「以信代慧」的確信去實踐,佛的智慧會帶來無量光明,因生命除去了「無明」,則自然生命就會扭轉了。


 


一念三千理事    正嘉二年 三十七歲作(P427


十二因緣圖


:流轉之十二因緣者,是何事耶?


:1、是無明,俱舍論云:「宿惑位無明」。無明者,云昔起之愛欲煩惱。另瞋於父而起愛母,女瞋於母而起愛父也。見俱舍論之第九。


2、是,俱舍論云:「宿諸業名行」。云行昔之造業。業有二:一牽引業,云我等正可受生之業也; 二圓滿業,其餘之一切造業也,云如折足斷手之先業也。此云圓滿業。


3、是,俱舍論云:「識正結生蘊」。正入母腹中時之五蘊也。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亦云五陰


4、是名色,俱舍論云:「六處前名色」。


5、是六處,俱舍論云:「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六處者,云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生出


6、是,俱舍論云:「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火熱不知,水寒亦不知,刀傷人亦所不知之時也。


7、是,俱舍論云:「在婬愛前受」。知寒熱,未發婬欲之時也。


8、是,俱舍論云:「貪資具婬愛」。云愛女人、發婬欲等也。


9、是,俱舍論云:「為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云於今世時,營生而貪取他人財物之時也。


10、是,俱舍論云:「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未來亦如此,造可受生之業,云有也。


11、是,俱舍論云:「結當有名生」。云未來正受生入母腹之時也。


12、是老死,俱舍論云:「至當受老死」。受生老死,云老死憂悲苦惱也。


  問:十二因緣,分別於三世兩重時,如何?


  答云:無明,是過去二因也。名色六入者,現在五果也。者,現在三因也。老死,未來兩果也。私之略頌云:過去二因無明、行現在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因愛、取、有未來兩果生、老死


  問:十二因緣,流轉之次第如何?


  答: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流轉於此生死海中,如此而作凡夫也。


  問云:還滅之十二因緣,其相如何?(中有:從死後至次一受生之間)


  答:無明滅則滅,滅則滅。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滅,滅則滅,滅則滅,滅則滅,滅則滅,滅則滅,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矣。是其還滅之相。佛還是如此滅失煩惱者也。私云,中有之人不具足十二因緣,天上亦不具足之,又、無色界亦不具足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