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諦 筆 記
苦諦是告訴我們現實的世間是不完美的。
池田先生對於人生命的現況有這樣的指導:
蘇格拉底有提到〝認識汝自身〞。所謂〝認識自身〞、〝認識他人〞,歸根究底就是認識到〝人為何物〞、〝生命為何物〞,認識到人的尊嚴。
要〝認識人〞的話,無論如何也無法避開〝生老病死〞的苦惱。佛法上把出生和生存之苦、衰老之苦、生病之苦、死去之苦稱為〝四苦〞,不解決這些根本之苦,即使如何追求幸福,也是像〝空中樓閣〞、像〝浮萍〞一般虛無縹緲。
佛法還說明了人生裏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這四種苦惱。
生老病死的〝四苦〞,與這四種苦惱合起來稱為〝八苦〞。解決〝四苦〞、〝八苦〞是人類不變的要求。能夠對應這根本要求的就只有闡明〝生命之法〞的宗教。如今正是必須向人類,宣揚這解決之道的時候。
為了使21世紀成為人類〝希望的世紀〞,必須再次重返人的原點,建設起幸福的〝基礎〞。也就是說,必須認真探究如何解決〝生死〞的苦惱。﹝21世紀的〝人與宗教〞﹞
苦是逼迫性的,是說眾生身心常被種種痛苦逼擾不安。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眾苦充滿。」更有「三界火宅之譬」。
苦以內外來分
1.依身心方面有,疾病老死、飢渴疲勞、醜陋殘廢等苦。(內苦)
2.依內心方面有,貪、瞋、痴、慢、嫉妒、怨恨、憂悲、怖懼等苦(內苦)
3.依外界方面則有,天災、水災、風災、瘟疫…的毒害。(外苦)
4.依人事方面則有,戰爭、侮辱侵害…等。(共苦)
5.死後則有墮落惡趣苦的可能。(後苦)
四苦八苦
1.生苦:在母胎中如牢獄。
2.老苦:力弱形枯,神衰智鈍。
3.病苦:諸根痛患,坐臥不安。
4.死苦:四大分離,抽筋拆骨。
5.愛別離苦:眷屬恩愛,生離死別。
6.求不得苦:事不稱心,欲得偏失。
7.怨憎會苦:冤家會遇,如眼中釘。
8.五陰熾盛苦:五陰煩惱,如火熾燃,焚燒在心。
佛感受到人們生在這五濁惡世中,其所感受的無論正報或依報,都是受逼迫、束縛的,危險的、痛苦的、無常的、故曰苦諦。看出了這些苦,為設法取消它,而尋其源頭,便找出了一個〝集諦〞。
集諦告訴我們,世間苦之所以為苦的原因。
「集」是招感性。前面所說的苦,不是天降、也不是地生、也不是神賜、更不是人與,而是我們自己所造做出來的。由生命中的「三毒」所驅使,去妄造一切惡業,依業受報而招「集」來的。
「三毒」為三界生死的根源
三毒,是三種由境外引發的心理失衡的反應,是導致生活困境、障礙正常生活的因素。它是影響心理成長發展的因素,也是一切煩惱和焦慮的來源。
貪:顯然是一種不能知足的慾望,它引導一個人強逼自己不斷去追求。
貪婪的人有著一種無法控制慾望的傾向,因此,他一直在追求某些東西,來填補自己的空虛。他所需要的無論是物質、愛情、知識、享樂等,都會有一種若渴的強制性的想法。以致很容易被那些慾望迷住,失去理性做出錯誤的決定。
貪的特色:
其價值觀念在於物慾的滿足。喜歡享受現成的東西,思想上比較不能深思易受騙。
如果配合非理性的性格,就會不計一切手段,以偷或搶的方法滿足其慾望。
貪婪並不是表示自己真正需要,它是由於心裡有一種匱乏不能滿足感。他們喜歡囤積,但吝於幫別人。
瞋:是不知足時,由挫折而產生的惡劣情緒。
瞋怒,是人際關係的最大障礙,它使人與人之間產生敵對,引發人類野性本能中的暴力行為。瞋怒的產生是由內心的懼怕、不安和脆弱。當一個人認為外界的威脅太大,自己內心的安全感無法維持時,即會產生毀滅它的行動,暴力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瞋的特色:
以憤怒和咒罵達到宣洩情緒的效果。
嚴厲的自責攻擊自己,甚至自殺。憤怒者所引發的暴力,不能或不敢指向引起瞋怒的對象,所以反過來攻擊自己。
直接攻擊對方,以暴力摧毀對方。佛經云:「瞋火燒功德之林」
癡是一種強烈的自我中心和對物的迷戀。
愚癡是一種強烈的的執著,對愛情的執著、對自我的執著、對即有的成見執著、偏見和知識的固執等等,都是愚癡的反應。
癡可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而引起,也可能是為了慾望而引起,無論原因為何,它是憂鬱和焦慮的來源,它使人執迷不悟失去朝氣。
滅諦是告訴我們世間流轉的苦是可以止息的。
滅是可證性,為滅去煩惱生死之苦,證得涅槃寂滅之樂。
道諦是告訴我們止息苦痛獲得涅槃的具體方法。
道是可修性。了解生死等「苦」是由「集」的業惑所成。又知道寂滅涅槃可證,因而向上追求斷集的方法。
苦是集的結果,集為苦的原因。滅為修道目標,道為求滅和斷苦的工具。
道有所謂的八正道
正見:正確的知見──接受妙法蓮華經的信心
正語:正直的語言----以法華經為根本的對話
正思:正確的思想----學習法華經的教義
正業:端正的品行──以法華經為根本的人間革命
正命:正當的職業----以法華經為根本的「使命自覺」
正勤:正當的努力----以法華經為根本的「信心即生活」
正念:平和的情懷──以法華經為根本的思惟
正定:清淨的禪定──以法華經的實踐淨化生命
﹝苦諦、集諦﹞:是屬現實的〈流轉的〉世間原理。
迷界的因果
﹝滅諦、道諦﹞:是屬理想的〈還滅的〉出世間原理。
證悟的因果
苦集二諦屬現實界,滅道二諦屬理想界。
苦、集、滅、道、四聖諦,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迷的因,苦是迷的果,苦、集是迷界的因果;道是悟界的因,滅是悟界的果,故滅、道是證悟界的因果。
釋尊說法,先說苦後說集,是為了令眾生先厭於苦的逼迫,而追溯苦的由來,乃係由聚集眾多迷界的業所招感,所以要使眾生知苦而斷集。
又必須先說滅後說道。先以清淨安穩悅樂的寂滅道場吸引眾生,後使其追溯產生寂滅的原因,就是由於修習八正道的功勞,才能令眾生透過修道以證寂滅。
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
人活著一天,需要和慾望就存在一天,它是生活的動能,是生命的屬性不需要與之對立。須知慾望雖為苦的根源,但也是智慧菩提,濟世宏願之所本。
慾望和需要是否演化為苦,其關鍵在它是否合理。倘若一個人的抱負水準與自己內在的本質相符合,則由生命中所發生的慾望便能合理中肯。須知心存不合理的慾望是妄念,心存自己不能實現的慾望也是妄念,它就是無限的緊張,真正的煩惱。
一個人唯有建立合理的抱負,才可能產生正確的八正道。
過高的抱負成為貪婪,過低的抱負則成為消極。一個抱負水準能符合自己內在的本質,就不會造成苦惱這就是「覺」。知足必須建立在合理的抱負上才有快樂。所謂覺者就是能了解自己,而又能接受自己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