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祈求,不是要讓御本尊知道,而是要讓自己知道。


 


 


微風:請教你兩個問題


1.信心多年已來一直為經濟所苦是否是因為我一直沒有折伏任何人來信心?


2.祈求時目標要明確及請御本尊做最好的安排這兩個說法是否戶相矛盾?


                         謝謝你平凡媽媽


 


觀點分享


所謂的「宿命」就叫做「習慣」,又,所謂「習慣」具體的來說,就是妳不知不覺會做出來的判斷及行為,它的另外一個名詞叫「盲點」。


經濟苦的兩大原因,一是沒有福運、一是有著致命性的「壞習慣」而不自知。


因為「盲點」的關係,以致無法察覺生活上的惡習,因為「惡習」會將人生中的福運破壞殆盡,成為沒有福運的人。這樣的惡習(惡業)經年累月的積累,加上福運耗盡,生活終究會呈現經濟苦的樣相。


因此具體的祈求,不是要讓御本尊知道,而是要讓自己知道。御本尊如慈愛的父母般,無條件的守護著所有眾生,眾生向御本尊祈求,御本尊不會不應驗的。


曾有前輩這樣指導:「御本尊只會給你需要的,不會給你想要的。」所以「祈求目標要具體」的重點是,透過御本尊的大智慧從根本上發覺自己的「壞習慣」(對人事物不當的判斷、對人事物不當的行為),而唱題祈求有勇氣對自己去實踐「人性變革(人間革命)」的挑戰。


實踐信心對話(折伏)之所以會有福運,是因為奉行日蓮大聖人法華經的教導,於生命中產生慈悲、智慧、使命的結果。絕對不是條件式的交換,去對話了幾個人,在生活中就會有多少的回報。


請御本尊做最好的安排」這樣的祈求是消極了一些,但如果是配合認真的信心、學習、對話、自我改革,這樣看似消極式的祈求是會無形中達到他所想要祈求的目標,因為他已在認真實踐信心中,不知不覺的做到自我改革。


「祈求時目標要明確」,這裡祈求的重點即是要讓自己知道。


因為我們站在煩惱的情境下祈求,往往方向錯誤的機率大於正確,而御本尊因要令眾生往幸福的方向,給予的方向是絕對正確。在這樣的差異下往往因無明而不識佛慈悲的我們,會對御本尊產生懷疑。


佛說:「不求自得」。功德是結果的呈現,然而僅求結果的完美,而不在過程中做正確的努力,這樣就是迷惘也就是「迷信」,反而祈求的功德不可得。


請謹記,只要做的對,功德一定會有。如何作“對”?這才是我們祈求的重點,這就是祈求「智慧的湧現」、「實踐智慧的勇氣」。


所以,面對御本尊唱念題目真誠的祈求,透過這樣唱題行的實踐,是讓我們生命中在此刻能產生思考、沉澱、反省、決意、懺悔、感謝、規劃美麗的遠景,以及有勇氣的拿出行動有效的去自我改變。


要去研究失敗的原因,自己有沒有下很大的功夫去研究改善?不是只是一直唱題就好了。


佛乃“覺者”,“覺”就是“學”會看“見”自己。唱題時,試著把自己跳出來,用佛教導我們的眼光來看自己。當客觀的看見真實的自己時,同時就會看到自己的盲點,並可察覺到解套的方法與智慧,這是一切改變與進步的起點。


祈求的本質是擁有希望,要前進下去的生命狀態,而不是無助不知如何,只想依賴的生命的情境。


所以堅定的確信及有勇氣持續的挑戰,這樣的生命態度去面對御本尊祈求,必然會有成功的來到。


因為御本尊的功德力用是要從我們生命的根本將不幸去除,所以不是僅給我們一些小利益,而是開啟我們生命中能生一切的大智慧,得此大智慧往後人生則會無往而不利,如「如意寶珠」能生萬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