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是個「數字管理」的時代


 


2013/01/25回覆諸人


Hiforever sunshinejoseph、小集


很高興能看到你們熱烈的討論,最近工作繁忙無法一一回覆甚為抱歉。


首先感謝joseph提供豐富的資料,增加大家對佛法學習更多角度的觀察及思考。


joseph」於2013/01/18的回應文中提到:


某個以「佛教團體」自居的新興宗教團體,不僅在活動、文宣處處強調其會員國已遍佈多少國家,該團體會員與人對話,也習慣以會員國數目、會員人數來顯示團體廣佈成果;殊不知,佛陀是沈默以對地在看待這些數字。


然而您針對「佛陀是沈默以對地在看待這些數字」這一說法,所舉的文證是出自於:漢譯《雜阿含經》第965經、《別譯雜阿含》第199經。這是於釋迦佛弘教「阿含時」的說法,也就是小乘佛教時期的教導。


小乘修行最高的目標是得「阿羅漢果」。此「阿羅漢果」(漢譯為「無生」)的真義具體來說即是「自了漢」,如此的觀念源自於小乘認為這世間的一切皆是污濁、眾苦,和這世間的人結緣只會引來更多的苦,因而厭棄這世間的一切,想盡早逃離這個世間,超脫於這三界六道,永遠不要再和這充滿痛苦、惡緣的娑婆世界結緣。所以此一時期的修行者當然會無視於共同修行者的人數,他只要管好自己就好。二乘這樣的修行姿態以致於在大乘時,為佛訶責永不成佛。


然而,佛至弘傳大乘佛教時,尤其是法華經時就不這樣說了,例如「forever sunshine」提出法華經第十五品的經文,其實不只法華經,在諸多大乘的經典中,於佛說法說到重要的地方時,都會有時、國、人、及龐大各階層參與的人數宣說,這正是佛在顯示其弘教說法的影響力及氣勢,藉以吸引更多的眾生願意來修行大乘佛法。


為何如此呢?大乘佛教修行的觀點,如池田先生提出的「萬物共生的大地」這一觀點,是以尊重當時的環境及所有的人、事、物為出發點。


池田先生於《法華經第五品》裏於三草二木的譬喻中說出:


「其中有關於慈雨均等地滋潤大地,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草木欣欣萌生的描述。猶如觀賞一幅名畫般雄大生動、的確像《法華經》的生命躍動,顯示着直接沐浴佛的平等大慧之法,所有人都能成佛道。與此同時,它是一闕重要的讚歌,歌頌了人類以至一切有情非情生命的豐富多姿,每一個生命都平等地感受與生俱來的喜悅,每一個都和諧地在「萬物共生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並具體說出:佛教指「共生」為「緣起」。「緣起」,因緣而起。無論人類世界還是自然界,任何東西都不能單獨存在。萬物運轉而組成現象界,現象界又同時反過來孕育萬物。而所有東西又相互關連、相互依存,構成一個活生生的世界,這就是大乘佛教自然觀的骨格。」


就如池田先生一則有力的指導:為了他人的成佛中,有自己的成佛之道。


所以我們這個「佛教團體」如大乘佛教的精神,將「廣宣流布」妙法的國及人數明確說出,這正是在彰顯弘揚佛法的氣勢,也是對佛的誓願。


又,這個時代是個「數字管理」的時代,於現今時代任何一個團體如果無法以「精準的數字」來管理的話,以現在社會快速進步、改變的狀況,這種團體它將會陷於混亂、邊緣化,最終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而創價學會由下到上整體的成員,小自各自的目標數字,大到整體的各種數字皆能清楚掌握,這正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團體,像這樣的團體才有資格,能來引導社會、國家、世界。


joseph」您已清楚的,為我們做了明確的詮釋及印證。


 


至於「小集」2013/01/23 04:57 回應文中,對池田先生和基督教、回教、教育界、學術界等學者的對話不以為然,認為應以「破折」的方式來面對,這一觀點:


小集說的:「對話中除了自例己優外.指斥其非也是重要的部分吧!"".至少也做到"指這種廣宣流佈的方式如果大聖人能認同.


試想:如果池田先生和前面所提及的諸多學者對話時,是以斥責對方宗教信仰的不是,所得的結果將是西方世界中,無論是基督教或回教的信徒將因激憤而群起對抗,那麼妙法的廣布將無法踏出日本國一步,甚至為日本國中他宗圍剿,而無法擴大弘揚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日蓮正宗就是一個明顯的實例。


但是,池田先生在和西方宗教學者的對談集中,以接納、融合尋求彼此共通處的對話,在諸多對談中清楚的將日蓮大聖人、法華經信仰的優越性傳達出去,因此西方諸多仰慕這些學者的民眾或信徒,因此有機緣依這些對談集做理性、賢明的比較,結果願意選擇日蓮佛教的信仰、成為創價學會員,這不是一個偉大的折伏那會是什麼?


您不是也舉大聖人的御書:"適時而已.不可一向"2013/01/23小集的回應文)這正是弘揚佛教「正師、賢者」親身實證的心聲。池田先生、創價學會,正是如此的「如說修行」實踐的團體。


 


小集您2013/01/23回應文中提及:「而您所提的人本主義.世界和平...在大聖人口中只是"小善".而小善反成惡道果.


「人本主義」(眾生皆有佛性)「世界和平」(立正安國)這是日蓮大聖人一生弘教、法華經整本教義的根本精神,「小集」您說這樣大聖人認為是小善,我想請您具提的舉出文證,否則您可是扭曲了日蓮大聖人佛法、法華經的真實精神了。


 


微風  敬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