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培育新朋友?
回覆
能提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好,信心是通往幸福的大道,正確地確立信心根本的人,才能掌握幸福的機會,獲得人生的勝利,因此真心溫暖的照顧新朋友,能穩定的走上妙法修行的道路並獲得幸福人生,如此給予新朋友照顧的幹部或資深會員,一定會獲得無量功德。
首先要讓新朋友、新會友對“我們”留下好的印象,她願意留下來,才能進一步談到後續的照顧和培育。讓她對“我們”留下好印象的這個“我們”,不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而已喔!“我們”代表的是“創價學會全體”。
所以先祈求跟她結善緣,得到信賴之後才能產生影響力,同時自己的格局、心胸要寬廣,才能引導新朋友正確的信心姿態。千萬千萬別去跟新朋友、新會友發牢騷,抱怨其他會友、幹部的行為。
就算真的有會友和幹部的行為令人失望,也要讓新朋友看到我們的包容力。今天我們能包容別人,改天她做錯事,也一樣會包容她,會讓她很安心!人都有“無明“的時候,千萬別讓新朋友誤會:﹝原本以為創價學會有多好,還不是一樣是非那麼多…好可怕……﹞如此一來,她不會歡喜的留下來。即便留下來了,她已有學會“是非很多”的成見,心境無法如朗朗晴空一般來修行,將來各位照顧起來也會很辛苦。
有的新朋友有如一張白紙,非常單純。有的剛好相反,之前爾前的信仰非常雜亂且根深蒂固,必須要很有耐心去說明大聖人佛法與一般宗教不同及殊勝之處,這又牽涉到我們本身是否很喜歡研讀御書?我們本身的求道精神,能不能成為新朋友學習的榜樣呢?
一般來說,要打穩新朋友信心的基礎,有以下幾點方向提供參考:
一、成為新朋友的善友、好前輩;
二、鼓勵新朋友參加每月座談會;
三、引導新朋友完整參加教學活動、喜歡教學活動;
四、引導新朋友正確認識學會組織;
五、鼓勵新朋友要持續、堅持勤行、唱題;
六、藉各種體驗鼓勵新朋友,面對淨化自身宿命修行,踏出勇氣的第一步;
七、讓新朋友認清佛法修行中的功德與罰;
八、讓新朋友正確的認識信心即生活的信仰姿態;
九、帶著新朋友或鼓勵新朋友做折伏的實踐;
十、讓新朋友瞭解「超越難的信心」真實意義;
十一、教導新朋友「師弟不二」的精神。
讓新朋友了解這些佛法信仰的意義,信心行學的方向,以及超越困難的學習與力量,重要的還是要和新朋成為善友、信賴的好前輩。
徹底地重視「友情」就是佛法的精神。有一次,弟子問釋尊,「持有善友,可言佛道修行已成就一半嗎?」釋尊對此答說:「持有善友,是佛道修行的全部。」
佛法闡述具有「善友」意義的善知識,是我們在貫徹修行之際,非常重要的人。善知識是指「能引導自己走向正法之人」。
因為「一個人」獨自實踐佛法,是件困難的事。信心路上定會發生一些妨礙實踐的作用。尤其是在剛開始信心時,擁有能夠同甘共苦,給新朋友支持和鼓勵的善友、好前輩,比什麼都重要。
大聖人也教示:「成佛之道,莫過於善知識。」(三三藏祈雨事,御書1546頁)
池田先生如此指導:
對我們而言,一同修行大聖人佛法、互相勉勵的創價學會員,就是善知識。「讓我們一起作勤行吧!」「一同參加開會吧!」――與鼓勵、教導信心的學會員接觸交往當中,也能學習到師匠的精神。
如果我們真能夠把週遭的人、事、物,都當成一面鏡子來提醒自己,都當成“善知識”來看,那麼不管順或逆都是成就我們的好因緣了。
總之,我們希望新朋友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就先做這樣的人吧!希望新朋友能快樂的學習、成長快速,那麼我們就快樂的陪伴著學習,也要成長快速。希望新朋友單純好照顧,那麼我們也要單純,讓人家好照顧。這是依正不二的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