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乳味、酪味、生蘇味熟酥味、醍醐味


根據天台大師的五時說,獲悉世尊對聲聞弟子,在成道初期先講《華嚴經》之後才按順序講《阿含》、《方等》、《般若》等經,教化四十年,最後才說出《法華經》直到一乘圓教的開悟為止。


據說《華嚴經》是世尊坐在菩提樹下期間,深入海印三昧的境界,用純粹一致的形式,突然說出的真理。它好像晨曦照射在高山頂上,也似擠出的乳味,兼具圓教的內容。


不料,《華嚴經》太深奧,讓人在理想的光輝下目眩不已,好像一時無法消化乳味,引起瀉肚一樣。據說聲聞和緣覺的人們聽了也像聾啞一般,覺得莫名其妙。


當年世尊剛從悟境出來,決心教化眾生,先訪鹿野苑的五位比丘,然後遊化十六國,為了便於誘教,才講《阿含經》


這是漸教的初次產品,譬如陽光照射幽谷,也像乳味稍微發酵容易喝出的酪味。但這只是小乘教的東西。


《方等》部經同時說明小乘、大乘等教,企圖指示大乘教理的卓越。所以,大家不變小乘,而仰慕大乘,在漸教裡屬於中間階段。若用陽光做譬喻,等於八點多鐘的飲食時刻,若用牛奶來譬喻,無異發酵不久稍帶生蘇味道。


《般若經》算是明確化的經,確立大乘真理的「空」,屬於漸教的最後階段。有人說這部經的內容,兼備通別兩教。若用陽光做譬喻,等於上午十時左右,若用牛奶來譬喻,等於熟酥味,也如同發酵後的牛奶。《般若經》確立「空」的理論,使小乘轉為大乘。


最後是《法華經》,據說世尊歷經四十多年教化,調整了眾生的機根,才好不容易變成法華業圓教,盡量導入一乘教裡。總之,《法華經》是一部真實究竟的教理,世尊為了引入實教裡,才花費四十多年說明方便權教。


《法華經》明白敘述世尊的出世本懷,也指出綜合與統一性的根本真理,所以,它屬於純粹的圓教。若用陽光做譬喻,乃是正午時刻,日正當中,普照大地。若用牛奶做譬喻,無異很圓熟的醍醐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