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專題懇談


針對墮落的孩子須如壽量品中大良醫的父親


 


暑假期間,是父母又期待又頭痛的期間,喜的是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了,相對的,看不慣的事情和衝突也多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7月份,舉辦親子關係專題懇談的原因。


剛剛我們聽到○○○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為什麼聽來特別感動,特別有共鳴?因為天下父母心啊!在座有誰從來沒讓孩子傷過心的,請舉手!很少喔,幾乎每個作父母的都有這種傷心欲絕、無語問蒼天的經驗,這是作父母的共同宿命啊!


孩子是我們一輩子甜蜜又沉重的負擔,讓我們歡喜、讓我們憂。我們也當過小孩,也走過青澀年代,也吶喊過:父母都不懂我的心!曾幾何時也輪到我們來學習,了解孩子也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愛孩子是本能,懂得怎麼愛,才是智慧。孩子不是父母的延長,而是新的發芽。新的發芽,需要新的大地。孩子的心是敏感的。如果他察覺自己只不過是滿足父母虛榮心的手段,那麼就算環境再富裕,孩子心底,一定會有難言的寂寞。到了青少年或成年時,就開始反撲了。


教育子女的要領在於父母的生活態度。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許多人是用錢在養孩子,不是用心在養孩子。


池田先生說:孩子在親人背後學習。也就是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問題是,誰也看不見自己背面;也就是說人往往忙於生活而忽略了細微的反省,所以,以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看孩子其實就等於看鏡子。


嚴格的說,孩子是我們行為的反射。先別急著賴喔!好的都像自己(很得意),壞的都是遺傳另一半(很會推卸責任)。這是一般夫妻為子女問題吵架時,最常用的台詞。從這一點,就知道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死不認錯了!有樣學樣嘛!因此要變毒為藥的第一個重點就是:我們願意心平氣和,用反省的態度來接受孩子不乖的事實。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內在智慧包含了慈悲、尊重和理性。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想想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當時的父母可能很得意,但是對孩子未來身體的發展,絕對會有害處。所以,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成功。


再者,善用讚美這個撇步,可以用最少的力氣發揮最大的效果。因為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一再重複演給父母看,這不正是我們最需要、最高興的嗎?父母自己不斷追求進步,不斷謙虛學習的姿態,深深影響著兒女,這就是身教,在這種環境中受得薰陶的兒女,是幸福的。父母能流傳給子女的,不就是這種生命的氣息嗎?


通常能夠超越悲哀與苦惱,培育出善良子女的許多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這些家庭,都是向著同一個目標,互勉互助,明朗的在挺進!明知這些方法和觀念都很棒,但如果境界低,就是做不到。明知道生氣沒用,就是忍不住要生氣。怎麼辦?所以才要靠信心,唯有把境界提高,視野才能寬闊,慈悲的心才能源源不絕湧出,才不會被打敗。


關於青少年的問題,幾乎可以斷定的說,一定是欠缺親子間的對話、溝通和了解。對話對話,有來有往,有說有聽,才叫對話。不然就叫做自言自語或是精神訓話,不是對話。父母必須先有廣闊的心胸,願意用同理心來傾聽,接納不同觀念、想法。這才會有對話的共通廣場吧!


所以第二個重點是:想要改變的決心


第三個重點是:積極挑戰的行動力。如此才能跳脫不幸,變毒為藥。


那麼針對已經墮落的孩子,現在該怎麼辦?照剛剛所說的去作,還來得及嗎?這是大家最關切的問題了。


大家知道壽量品中良醫病子的故事嗎?


【依壽量品所說,某位聰明又精通醫藥的良醫有子女百人。良醫前去他國而不在家時,孩子們受他人之誘,服下毒藥,而倒地翻轉,痛苦不堪。此時正好良醫父親回來,立即調合良藥,給孩子服用。未喪失本心者立刻服用而痊癒,但毒氣深入而喪失本心者,見良藥卻起懷疑而不肯服用。於是良醫設一方便,說:「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又往他國,並派遣使者傳言:「汝父已死」。失去本心的孩子聞知此事,至感悲傷,於是醒悟,還回本心,服用所留良藥而毒病皆癒。其父得知此消息,才高興歸來。】(大意)


這個故事,大家看到了什麼?良醫是佛,孩子是眾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很單純、很順緣。但是佛有極大的耐心和智慧,最終還是引導孩子走入正途,勝利了!所以面對墮落孩子的宿命時,自己首先要改革成如良醫般的境涯。不要讓自己也如病人般痛苦、無力,要知病人是無法救治病人的。為了孩子,自己需要讓自己更健康、更明朗、更有智慧、才能以此生命力,去拉拔已墮落入惡道的親人。


良醫代表什麼?→能夠知道病人的心理、知道病人的痛苦,而願不計一切,給予救助、治療,有無限的耐心,更重要是對病人有絕對的期待──一定會健康。


兒女的墮落絕大部分是因父母的疏失而形成,要懺悔、要反省、要改變、要調整、要同悲、同苦,一味的指責、謾罵、抱怨,不但沒用,反而更糟。如果打罵有用,今天也不會這麼苦了,也不需要辛苦的來信心、念經了。認清生命中原本就有為孩子煩惱的宿命,為了孩子的幸福,決意不能讓孩子再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諸天善神一定要過來幫忙,祈求時的心態,如果還有一絲一毫的恨、氣、怨,就會變成死結,打不開了。


知道並不是等於解決,需要一次一次「擣蓰」,一次一次的「調和」鍥而不捨。也就是擁有了好的觀念、好的行為,並不是一次就可完成,通常面對墮落的子女,需要如作藥般重複的「擣蓰」﹝會有衝突﹞,又不斷的調和﹝接納、包容、鼓勵﹞。這過程是需要無限的慈愛、期待、及確信。


對中毒已深、墮落不可復拔的子女切不可放棄。最親的你都放棄了,還有誰能救他?抱著絕對的期待,相信一定會變好﹝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有時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慈愛、大決心,然後以全生命,拼命去祈求,去奮鬥、去感召,結果沒有出來之前,絕不被現實打敗。墮落的子女終會醒悟,過程雖然艱苦,但一定會有這樣的結局,佛經如是說,一定要深信不疑。最後祝福各位挑戰成功,子女前途光明。謝謝大家!


 


附文:


針對墮落的孩子須如壽量品中大良醫的父親


《經文》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蓰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白話略述》


依壽量品所說,某位聰明又精通醫藥的良醫有子女百人。良醫前去他國而不在家時,孩子們受他人之誘,服下毒藥,而倒地翻轉,痛苦不堪。


此時正好良醫父親回來,立即調合良藥,給孩子服用。未喪失本心者立刻服用而痊癒,但毒氣深入而喪失本心者,見良藥卻起懷疑而不肯服用。於是良醫設一方便,說:「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又往他國,並派遣使者傳言:「汝父已死」。失去本心的孩子聞知此事,至感悲傷,於是醒悟,還回本心,服用所留良藥而毒病皆癒。其父得知此消息,才高興歸來。


《依據經文重點鼓勵》


如上所述,面對墮落孩子的宿命時:


自己首先要改革成如良醫般的境涯。不要讓自己也如病人般,要知病人是無法救病人。為了慈愛孩子、救助孩子,自己需要超脫受宿命困擾如病般的人生,讓自己更健康、更明朗、更有智慧、以此生命力,去拉拔已墮落入惡道的親人。


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


良醫:知病人的心理、知病人的痛苦,而願立即給予救、療;以無限耐心,更重要是對每位病人有絕對的期待──一定會健康。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


明示,原是佛子般健康快樂的兒子,因佛的疏忽而受外緣誘引墮落。誠如本文,兒女的墮落絕大部分是因父母的疏失而形成,重要的是此刻的父母要以如何的態度來面對已經墮落的子女,這將決定這子女是繼續沉淪或甦生轉換為健康興福的人生。


具備改變子女墮落的心態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蓰和合與子令服。」


1、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


同悲、同苦想要極盡一切的力量來幫助受苦的子女,此時只有關懷鼓勵,不會有指責、謾罵、抱怨。


2、       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首先認清生命中的宿命,積極以正信佛法為根本,作人間革命的修行,這部分是﹝依諸經方﹞。


調整會造成子女墮落的觀念、行為,深切反省、真心懺悔、積極調整,這部分是﹝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3、       擣蓰和合與子令服。


知道,並不是等於解決,需要一次一次「擣蓰」,一次一次的「調和」鍥而不捨。


也就是擁有了好的觀念、好的行為,並不是一次就可完成,如有那是非常幸運。通常面對墮落的子女是需要,如作藥般重複的「擣蓰」﹝會有衝突﹞,又不斷的調和」﹝接納、包容、鼓勵﹞。這過程是需要無限的慈愛、期待、及確信,否則就好難,這不也就是法華經的修行嗎?


 


4、       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此時自我改革已成﹝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孩子也改變向善﹝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父母的表達期待,子女亦可接受﹝汝等可服﹞,在互動的過程中再也沒有因誤解而爭吵、抱怨。


5、       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然而對中毒已深墮落不可復拔的子女﹝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仍須抱有絕對的期待相信一定會變好﹝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於此時為渡救至親的子女,則須有置之死地而復生的大慈愛、大決心﹝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6、       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因以全生命的感召,墮落的子女醒悟,全部願改過向善。


記住,當墮落的子女醒悟邁向佛道修行之道時,父母子女全部都成就幸福的佛界人生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過程甚是艱苦,但一定會有這樣的結局,佛經如是說,一定要深信不疑。


深深期待各各子女前程光明、幸福美滿,各各擁有一家和樂佛界般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