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化宿命為使命的人
我認為「以使命轉換宿命」,應該是池田或日蓮自己的解釋,也或許我書讀不多沒看過。使命轉換宿命,出自於佛經哪裡? // 沒有讀過「可以轉換」的,該來的終究會來,只是因了悟,面對宿命來時,可以看淡一切!
回覆:
將「誓願」具體實踐去完成的即是「使命」。
佛教中,有菩薩的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渡﹝利他﹞、煩惱無數誓願斷﹝自利﹞、法門無邊誓願知﹝自利﹞、無上菩提誓願證﹝自利﹞
菩薩在「使命自覺」之下實踐利他的誓願中,完成了不足(宿命)的自己。
佛陀從「四門觀」的機緣之下立志出家尋求解脫之法,最後證得果報成就偉大的佛果。佛陀開啟智慧的觀察根源,即是在人一生宿命的流轉,具體來說即是注視著人現實生活的種種(幸福或不幸)。
也就是說佛陀說法的根本目的,即是要在「現實世間開啟佛國淨土」,所以必須說出,教導眾生如何「宿命轉換」改革自己,進而獲得成就清淨自身佛界的法門。
在般泥洹經(涅槃經)云:「善男子!過去曾作、無量諸罪、種種惡業。是諸罪報,或被輕易,或形狀醜陋,衣服不足,飲食粗疎,求財不利,生貧賤家,及邪見家,或遭王難,及餘種種、人間苦報,現世輕受,斯由護法,功德力故」
這即是指修行法華經的人必能「轉重輕受」,亦即「宿命轉換」,並能於此妙法的修行開啟本有自身的佛界。
宿命轉換原理,包含了「轉重輕受」、「罪障消滅」、「宿業轉換」三個層面。
「轉重輕受」是指把重的轉換成輕的來承受,具體的來說是因為透過佛道的修行,將自己潛藏巨大的能量(佛界)激發出來,使之去面對人生種種的苦難。
也就是說,由於過去世的深重罪業,原本應長久承受之沈重痛苦報應,現在因為信受妙法開啟了自身潛藏偉大的智慧力量,因此能將這一生的業苦轉為「輕」的來承受,進而消除。這是「妙法蓮華經的慈悲守護」,讓悲苦不幸的人在此生、此世能因信受妙法蓮華經,得以重新獲得(佛界)自信、勇氣、智慧。讓自己變的更有勇氣、更有力量,成為「舉重若輕」的大力士。所以在法華經哲學的教示下,生命中每一個「重」(悲慘的宿命),都是成就自己更有力量的一個鍛鍊。
「罪障消滅」是指,將過去世深重罪業的惡影響力消滅。
妙法的信仰即是,藉開啟自身佛界的顯現,而消滅罪障。普賢經中說示:「一切罪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懺悔者,端坐思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此經文可視為,也是在教示基於根源生命變革的宿命轉換。
此經文重要的是『端坐』的自己,和如佛所說的『實相』。此經文的意思是,雖迎面而來無量的罪業,但是確信不懷疑的每日端端正正的在御本尊(實相:南無妙法蓮華經)前面,如佛所指導的一件一件的勇於去面對,把這樣的奮鬥刻畫在心裡面,不要被瞬間、瞬間的惡緣所欺騙令自己軟弱,如果這樣子的話,這些看似難以承受的眾罪,就會轉化成像薄霜、如朝露般,太陽一出來它們就會立刻消失。也就是說只要生命中能昇起『妙法的慧日』,則眾罪所顯現的種種惡業立刻就能消除。
「宿命轉換」可說是,將過去世謗法重罪所造成的惡性循環,轉變成善的良性循環,不是僅著眼於眼前的改變,而是能轉換三世生命這種大層次的「命運方向」。而「宿命轉換論」的真髓即是『願兼於業』。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說示,本來作為大菩薩積有大福運的人,基於救濟苦惱眾生的願望,而出現於惡世弘通妙法的姿態。如經文:「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等(法華經並開結三九七頁)妙樂大師稱這種姿態為「願兼於業」。
妙樂將前述《法師品》之文說是「願兼於業」,是認為佛或斷盡惑障的大菩薩,應眾生機根而出現的情況,並非受業束縛的境涯,而是自由自在出沒。相對的,「願兼於業」的情況是,由於發願與業有著相同的作用,所以如同依業出生一樣,會受惡世苦報束縛,並不是自由自在出沒的境涯。
這從《法師品》所述,於末法流布妙法之人的本來姿態:「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法華經並開結三九六頁)也可明白。
妙樂大師稱這種人生為『願兼於業』。即是說,原本沒有背負必須生於惡世的業,卻為了救拯眾生而自願出生於惡世,承受惡世之苦。現在自己所承受的大難是為了達成自己的使命而自願承受的。
如我一開始所說:「將『誓願』具體實踐去完成的即是『使命』。」而「使命」是來自於覺悟,透過妙法信仰的大智慧,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應該做些什麼!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應該前進到那裡!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應該擔任什麼角色!這裡面才會有真正的「宿命轉換」,所謂的「轉換」就是「將真實的自己轉出來」。
這是法華經智慧偉大的地方,生存在「佛界」的自己才是實相,宿命造成的自己是假象,法華經「宿命轉換」的原理,就是要讓我們找到佛界的自己。所以,以佛界的生命狀態來想我該如何做?並且加以實踐這就是使命、這就是宿命轉換。因此菩薩發下「願兼於業」的慈悲大願,即可說是「使命轉換宿命」的法理。
池田先生常說的,『化宿命為使命』的人生:
「人人皆有宿命。但只要勇於正視宿命,認清其本質含義,便可知道,任何宿命都是為了深化自我人生而出現的。而自身這種挑戰宿命的行動,亦將成為萬人的人生借鏡。
即是說,如果能把宿命化為使命,則此宿命也將化惡為善,大大轉變其作用。因此能『化宿命為使命』的人,可說都是『願兼於業』的人。只要是能將一切挑戰視為自己的使命,前進不懈的人,就能步往宿命轉換的終點。』
沒有讀過可以轉換的,該來的終究會來,只是因了悟,面對宿命來時,可以看淡一切!
回覆:
這種想法是消極的、有逃避人生的態度,不是佛教的主流觀點。佛教有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又有分權教與實教,如此分析即可知,佛教教化眾生的真實意義是在大乘的實教,也就是圓滿之教的法華經,這是中國隋唐時期天台大師分析佛五十年教法的結論。
佛教義中「三世十二因緣」的生命觀,其主軸生命的三世觀「欲知過去因,觀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觀其現在因。」依此可知佛教雖講「三世」,但卻是以「現在為基點」做為反省及改正生命這樣修行的參考。
佛法中在探討三世生命的分析提到,根﹝過去世的習性﹞ → 慾﹝成為今世的興趣、喜好﹞ → 性﹝依其興趣、喜好成為一生的習性﹞﹝此習性會深染生命成為來世的根性﹞
依此分析來討論,現世地獄般的人生,是延續前世地獄的「根性」;因此有了地獄人生的思考、有了傾向地獄人生的喜好、興趣的「慾望」,所以「習慣性的」選擇去做的,一切全是造做地獄惡業的行為。因此深染地獄的惡因,生生世世輪迴在地獄般的環境中生活而無法自拔。
在池田先生的人間革命中有說:「人看不見過去世和未來世,但是明白了涉及三世生命的因果理法時,就能立定以怎麼為生存的目標,確立現世的確實的軌道,並將決定未來世。故雖說是永恆的生命,一切也在於〝現今〞。過去和未來都容納在現今中,因此要懷著感謝與歡喜,為廣宣流布努力活這一瞬、今天這一天、這一輩子。」
其中的一句話「過去和未來都容納在現今中」,當下真實的面對自己是改變未來的因。不管是真誠的面對或抱怨的面對,眼前的「現在」一定會依此流逝成為自己的過去,成為自己的人生記錄,依照流逝的人生記錄當然可以看到自己未來的情況。
苦也好、樂也好一切也是自己要去承受,妙法正是在教導我們這一觀念,並提出能改變命運的「大法 —— 南無妙法蓮華經」給我們智慧、力量,徹底的藉這一世轉換過去無量的惡業。
所以,佛法的終極意義,不在遠處,如佛所說:「當下即是」,青年期的生活態度決定中年期的人生境界,中年期的生活態度決定老年期的人生境界,老年期的生活態度決定來世人生的舞台,所以到了老年期要修的是圓滿,不怒、不怨、不恨,回顧來時路,不管順暢或坎坷,一律都只有感謝。
法華經第十六品這樣說:「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這節經文教示,以凡夫之眼看,會看見佛在世或看見佛滅度。其實是沒有的,生命是常住永恆的。以佛的本身來講,是沒有在世、也沒有入滅;因為佛的生命全是現在。
池田先生的指導:此經文明示佛對生命根本的看法,即是生命根本法理是本有常在的。如大聖人的御文:「如來三界眾生也。此眾生如開壽量品之眼見,則如實知見十界本有矣。」此御文不僅指出生命根本的法理是本有,也明示出『凡夫即佛』、『佛即凡夫』的道理。
經文中「無有生死」教導,生死乃是永遠連續之一念三千生命的一種狀態。生與死,可以想成是永遠生命中的兩個側面。所以對信受妙法的我們來說,死亡不是結束一切的「斷絕點」;可以說是補給營養給來生的「中繼點」。
因此,以苦的狀態死,就是苦的連續;以樂的狀態死,就是樂的連續;在日蓮大聖人佛法中教示在法華經,死是一種手段,教示眾生,該注意的不是生或死,而是生命深處的永遠性(妙法的本體)。
從佛法開悟的眼光來看,大御本尊是一念三千的當體,信奉大御本尊的凡夫身上,也擁有名為南無妙法蓮華經的根源種子。
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教示,把一瞬間當作永遠的活下去,每一瞬間都是南無妙法蓮華經懷抱的永遠的一瞬間。御書云「無有生死,若退若出,在世滅後,悉為本有常住之德行。」
所以,面對宿命來臨時,不是消極的「看淡」,而是要如佛教導,懷著歡喜求道之心的態度去面對,並去轉換它。因為「宿命轉換」是開啟佛智、了悟生命道理的能源,消極逃避宿命這樣的佛道修行,是不可能了悟佛陀的究極真實的道理,因此也無法進入真實的佛國淨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