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是來自於學習,來自於智慧的成長,來自於共戰的慈悲。




 




 




很想提升生命境涯,但是遇到不如意的事常忍不住生氣、抱怨,請問如何能改善?如何提升生命境界面對週遭的人事物?




回覆




其實人生中是經常會碰到委屈、不愉快的事情,然而將這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長期忍耐累積不得其解,如此我們會憤怒、會不滿,這是六道眾生的常態——「無常」。




在信心的路上,必會遇到各種煩惱、挫折的折磨,而令我們無法堅持,進而憤怒、抱怨而最終放棄,這即是造成不幸人生的方程式。




在佛法的教導中指出,會具有這樣的生命傾向,就是輕視生命——輕視自己、輕視他人。因此軟弱的心、利用的心、依賴的心………等等不可取的想法不斷出現,這些全是不可靠呀!陷在如此情境的人生,當然是要常常抱怨不可得了。




而對治這樣的可怕的人生境涯,唯一的方式就是瞭解「它」、透視「它」,如此方能改變它,這就是勤於「教學」。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敗給苦難,在超越苦難時,學習到的「佛理」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大智慧。




池田先生指導:法華經的生命哲學教示,所有的「生命」都同樣可貴,沒有那個先、那個後的順序可言。任何人都平等擁有尊嚴的「生命」,並且同時可湧現佛界的尊貴生命。




觀念上雖然明白這個道理,生命奧底卻往往無法真實理解。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本迷惑」(元品無明)。人因為生命中的「根本迷惑」,而無法敬重對方是尊貴的生命,進而產生輕視、欺瞞或是想利用對方的心。




這也可說是「人類生命的根本傾向,將自己身外的所有事物都視為自己可利用的手段。」(《法華經的智慧》)




在這指導中明確的指出,一般眾生生命中的無明及貪欲,當然我們可以選擇繼續長期的、不斷的以著這種無明、三毒充滿的人生去過活,遇到不順遂時即以憤怒的心情,抱怨的態度………等負面的情緒,去指責這些和我們工作在一起的同事友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親戚,然而這些苦果卻無法因此而減輕或改善,反而會變本加厲地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同事共業的苦、家庭共業的苦,莫過於此呀!




世間煩惱的事,如果用情緒的方式去面對是無解的,唯有境界提升,處在某個生命的高點,才可以看清問題的來與去,如此才會產生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智慧。




在佛法世界中,比的是境界,修的也是境界。提升境界也只有真誠的信受、實踐「妙法」了。




在生活中或是學會這個修行的團體中,不完美的人到處都是(包括我們自己),這其中的人,有人扮演的是反面教材,有的是正面教材,此時我們是要把他們當作善知識或把他們當作惡知識?也全掌控在我們自己的一念呀!所以才叫“修行”呀!妙法的修行正是能將負面的惡知識,以「善解的妙智慧」轉化為善知識!




當我們境界愈高,所看到的人事物都會跟以前的大不相同。依據佛法的眼來看,順緣的人其實原本就存在,而且是普遍的存在,只是我們先被一些我們覺得不夠好的惡緣擋住視線了。




所以,「境界是來自於學習,來自於智慧的成長,來自於共戰的慈悲。」請看,當我們依此心手相連、互相不離不棄,一個山嶺、一個山嶺跨越過去,當我們到達一個高處時回頭俯瞰,那景色將是一片如錦繡般美麗的呈現,境界即是如此。




也可以這麼說:「境界的特質就是透徹、通達、樂觀、堅持。」自己生活的周圍是否呈現亂象?也是關乎我們的心是否很亂!想要撥亂反正嗎?就先把眼光的焦點轉回到自己身上吧!自己不受亂象影響,才有辦法影響亂象、改變亂象。




互相善解、互相寬容、努力找出對方可以讓我們學習的長處,相對的,彼此就會看到對方值得敬重、學習的地方了。這就是“鏡子”原理!只要有一方很有誠意想要撥亂反正,關係就會出現轉機。




(筆記)所以信心的世界裡,有多少的祈求、多少的實踐、對話了多少?按照因果法理都會形成自身的福德,使自己境涯無止盡地擴大,且不斷鞏固自己自身的幸福軌道,信心世界裡毫無白費。




大聖人:「佛唱唸的題目和我們凡夫唱唸題目二者全無差別一律平等。如果有差別並不是身分、地位的差別,而是信心的差別,重要的終究是信心、是實踐。」〈創價精神13集第九頁〉




御書「崇峻天皇書」中有提到:「為人之道」,而這「為人之道」就是佛法的精髓,佛法表現在做人處事、即「為人之道」當中。




「法」雖然用肉眼看不到,可是卻能透過「為人之道」看到。因為「法」要透過修行佛法者的做人處事,才能確實發揮其「真正價值」。




以「內薰外護」的實踐提升境界




還有大聖人於本篇御書中,闡述了佛法的核心法門:「內薰外護」。




內薰外護意指,從內面薰發出潛藏在一切眾生生命內的佛性,化為從外面來守護、幫助自己的作用




雖說是佛性,但具備此佛性,進而將它呼喚出來的,都是自己本身。




實踐妙法,就如燒香時香味會薰染衣服一樣,會令佛性薰發出來(薰習)。像點香時出現香味一樣,會顯現自身的佛性。




內薰意指從內發出的力量。如果想向外追求佛的生命,就不是主張內道的佛法了。只有在充滿煩惱迷惘、飽嚐生死之苦的自身生命中,才儼然具備著常樂我淨的佛的生命。能將此佛的生命喚顯出來的是日蓮佛法。




也就是,人人因為具備著佛性,所以只要定下一念去祈求,佛的生命就會「被喚」出來。正因為自身薰發出佛界,於外面就會顯現守護的作用。由此可見,一切取決於自己的一念。




若按照此「內薰外護」的法理,無論任何環境,只要能變革一念,薰發出自身的佛性,就能有所改變,境界也會隨之而提升。當確信「是自己在譜寫自身的人生劇本」的這瞬間開始,就會變得無所畏懼,境界也會隨之而擴大。




組織是由各式各樣的人聚集而成,不一定都是跟自己合拍人,職務也不代表什麼,剛好那個時候需要一個肯為部員奔走的人,別人因各種理由無法勝任,而這個人剛好可以,就拜託她了。所以還是應該感謝啊!




世事多變化,有些人之前不自由,無法全力獻身廣布,現在可以了!有些人是之前可以,現在卻有困難。身為同志,應互相溫暖守護才是。學會的職務是最不可靠的,因為隨時都在變化。我們尊敬每一位幹部,是因為大家都是在實踐偉大的「菩薩道」、都在修行。值得敬佩的是這份“精神”和“人格”,並不是這個“職位”。沒有人會永遠都在那個位置上。拿職務來耍權威,或是要求這個幹部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及格,這些都是庸人自擾、都不聰明。




我們要修的是一個圓,圓的特色就是從圓心到每個半徑,都一樣長短。大家組成一個圓陣的話,不衹可面向各個角度,而且所有的人都是第一線。「圓陣」是一切陣形的基本,也是最堅強的形態。法華經是至高的經典,又稱為「圓教」,「圓」代表完美無缺,圓也是最難修的。我們一起加油、讓自己所屬的地區、家園,成為一個圓圓滿滿、充滿熱情、歡笑的幸福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