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落於因果,卻不昧於因果。



雯雯2009/11/05 18:43:27來函


您好,晚安: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怎麼感覺戰況激烈...看到這些對話和文章讓我全身不斷發麻!只是覺得不論對與錯、是與非,小妹個人拙見是:宗教信仰的本意無非是要將人們導向光明面和正向思惟、乃至"成佛"的,不是嗎?我心裡在想著,要是  佛祖還是  日蓮上人看到了一定會感慨和傷心的,這也不是偉大的祂們把正法留下來讓人們拿來爭個高下用的呀! 借用慧律法師說過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自古以來總是免不了這種場面...<感到無言>


不落入二元對立就不會有分別心產生雖然我知道這很難做到!可是還是要努力往「中道」的方向去走。


ps:最後,小妹衷心希望若有初發心的菩薩們看到了,可千萬不要因此而讓信心受到動搖,一定要堅持下去哦!


(微風之信先生,也要謝謝您所提供的意見和文章喔! 大家一起共勉之吧!"甘巴爹"←要記得用日語發音喔!)



雯雯小姐:您好


抱歉,無意中驚擾了妳,但這何嘗又不是一種緣分。只要是能依此緣分能建立起妙法的佛緣皆是好緣。佛法的流布有兩種「弘教——弘揚佛的教導」、「護教——守護佛的正念不為惡人所侵」,妳所承受到的是「弘教」的這分光明面,享受到了佛法團體的溫暖;但這世間(娑婆世界)佛的教導是「凡聖同居土」,是佛魔同處的的一個空間,佛為了爭取醉於無明的眾生至清明喜樂的佛國土,卻須與魔性不斷的爭鬥。


在《如幻三昧經中》佛在說法中,文殊菩薩卻持劍要殺佛,這景象妳說可怕不怕,(中間的說法因緣暫略)他要殺佛的原因是因為佛說諸弟子過去因緣時,令諸弟子產生幻相,基於此文殊仗劍殺佛,欲令佛以此因緣讓陷入魔障的500諸菩薩穫得體悟解一切障。


所以佛經如是說:「文殊大智慧,諸法度無極,手自執利劍,馳走向如來,佛亦如利劍,二事同一相,無生無所有,亦無有害者,兩足尊見之,眾生所做罪,令知殃福業,亦悉是空耳。」


所以,雯雯小姐你之所以能安安穩穩的享受到佛法的光明喜樂,卻是有一群極盡使命「護教」的人,在守護著這一令人滋生無量光明、無量福報的善法。所以請妳安心勿驚。


「弘教」、「護教」在佛的遺教經中皆有交代,無論是釋尊、是日蓮大聖人,如是僅尊佛言「如說修行」,佛皆會喜悅稱讚。


創價學會會長 池田 先生於2007年有寫一首詩:「知難不難迎難上 / 言信承諾行必果 / 同一世界同一夢 / 和諧社會喜春暉。」前兩偈是行者之心及行者之誓;後兩偈是行者之願。以此詩的意義可以得知,無論如何我們也是,為了完成佛所期待的「妙法的寶淨土」而在奮鬥著呢。


我們皆是以 池田 先生為中心在弘揚妙法,所以,他的「願」、他的「誓」也會成為我們學會員的誓與願。所以請妳能了解,我們不是為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而如此,是為了彰顯正法而不得如此,也請妳能諒解。


又妳說:「不落入二元對立就不會有分別心產生」,雯雯小姐這世間全是二元甚至是多元對立,妳如不進入如此對立的空間,與其對論、與其教化是無法穫得「無分別心的」,講的直接一點妳所說的那是逃避。如此的態度對個人、對這世間是無益的。


有論師如是說:


凡夫昧於因果﹝困於六道苦於生活﹞,     


二乘不落於因果﹝認為現實生活是苦的集因,求道而想遠離眾生。﹞(逃避的修行姿態)                                           


佛落於因果,卻不昧於因果。﹝因果展現於生活,佛、菩薩是以現實生活為道場的修行者﹞


這即是說,佛、菩薩是以進入二元、多元對立的空間為修行的道場。


大聖人如是說:「失國滅家,又將遁世何處?須知,汝欲求一身安堵,必先禱四表之靜謐」(立正安國論)


以上抒發之情尙請見諒


祝安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