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門僧侶行儀議題二十〕先師大聖人雖無戒,卻不是放縱破戒。


回覆Joseph2009/12/21 13:49 回應


1.如果您真在意有師化儀抄的僧俗定義;那麼,創價學會在日達上人(細井珪道、琢道的父親)的時代就該提出質疑,而不是被破門後才大肆撻伐。(動機引人非議)而且,站在「後令壓前令」觀點,後代法主於前帶法主所定下的規則進行修改並無不可。


這也非定律,若後令是錯的也不必遵守。


日興上人遺戒置文第十七條:「雖為當時貫首(現在稱法主),若違佛法,私構己義,不可用之。」


日興上人告誡說,絕不可服從破壞佛法的法主(貫首)。


在二十六條遺戒置文中有此條文,證明了日興上人並沒有「法主無謬」的想法。不單這樣,我們由此應可理解到,日興上人已擔心將來會出現不該服從的法主。因此,我們不服從主張「己義」的宗門,嚴厲地苛責其謗法行為,正是嚴守日興上人遺誡的做法。(這是根本不可動搖的法條)


你(們)也必須注意,66世日達上人對學會的建議雖未立即改善,卻是善意的接受以時間換取宗門的改變,也才有在那時期許多宗門品格學養不佳、墮落不思改進的僧侶群起攻擊學會,以致日達上人對努力於廣布有大功勞的學會卻是百般守護,這些歷史斑斑可考。


67世日顯開始時,因其地位尚未穩固,又有一批正信會的僧侶在挑戰日顯法主繼承66世日達上人血脈的正當性,這時日顯尚能承繼日達上人對待學會的作法,一段時日後其地位穩固則全力的配合宗內那批墮落不思改進的僧侶,群起攻擊學會、壓迫學會。


究其原因67世日顯法主,正是宗門僧侶破戒娶妻制度最大的受益者,他的父親正是60世法主日開上人,為了維護宗門墮落的娶妻制度,及其姻親氏族的巨大利益,置日蓮正宗以後的前途不顧,而毅然以非常手段將學會破門,Joseph你也是和他們一樣的一批人嗎?如是,你如何能安心的於後世去見日蓮大聖人呢?還有顏面在此大發謬論。


2.梵網經菩薩戒不是「出家人專屬」的菩薩戒,在您願意詳讀原典之前,有關梵網經菩薩戒的問題,本人不再進行回覆。


我也不想和你(們)討論這無意義的事,這事端可是你(們)提出。


3.大聖人御書所闡述的「金剛寶器戒」(南無妙法蓮華經)是不分僧俗弟子所受持的「唯一戒律」,這個概念一點都不複雜,是您針對僧俗身份的「雙重標準」不單純。


本來就不複雜,是你(們)在混淆。(參閱第9點)


4.六波羅密之首為佈施(檀波羅密),持戒(尸羅波羅密)是排在第二。如果您要強調持戒的重要,您可以引南、北傳涅槃經皆有記載的「以戒為師」經文。


第一還是第二不就是持戒嘛!難道順序有差就不是持戒了嗎?


5.如果您真同意在家人也有相關的規範需要遵守(依具經典來的「常識」應該是:五戒、八戒、菩薩戒;還是您還有其它「常識」?),您就沒有理由用「雙重標準」要求僧侶必須是清淨比丘僧,而不斷迴避自己也應該是優婆塞(清淨士)。另外,當您用「常識」在批判僧侶的時候,也不能因為自己所有偏執而忽略「僧事僧決」、「俗人不議僧事」也是常識。


請再次參考59世的日亨上人的說話:


59世的日亨上人也曾說:「此為當今僧侶之一時弊風,應及時重振,祈願回到宗祖開山時代之常態。」、「開山上人訂定禁令,教示要『成為如同先師般之聖僧。』證明了先師大聖人雖無戒,卻不是放縱破戒。日順、日尊也曾對此提出懲戒,當時的德行聖僧並不認同僧侶過著同於在家信徒的修行生活。


每次看到他們雖對自己行為心生反省感到羞恥,卻仍然過著如同在家人生活的僧侶,德行聖僧即會斥責他們是口是心非的虛偽人。這些僧侶的生活模式與心態皆同於在家信徒,不同之處唯有身穿著袈裟衣,藉此偽裝成老實的僧侶罷了!若讓此放縱模樣成為標準,當時的戒律就毫無意義。而我認為現今之狀態,為暫時性的偏差。」(以上59世的日亨上人所說)


6.嚴格來說,僧人娶妻生子的狀況,最早是受到傳教大師的戒律改革的影響;其次為淨土真宗的「無戒之戒」概念,至於太政官佈告已經是很後面的事情了。如果您真的想研究日系僧侶的戒律專題,建議您可以從鑑真大師東渡一路研究下來,再去探討御書當中大聖人佛法的持戒,跟您所想像的有何不同?其中的不同本人已多次提出。


你(們)所說的這些,根據佛教流布歷史,其實都是佛教流布至像、末法時代因盛極轉而呈現出腐敗墮落的現象,尤其是在日本。


如大聖人於妙法曼陀羅供養事指出:「今世既臨末法,眾生機根不合諸宗之藥,日本國一同盡是一闡提大謗法者。」(雖然頂著日蓮大聖人的名號因為是一闡提,所以才會漠視、輕視、惡用日蓮大聖人的佛法。)


又在「波木井三郎殿御返事」中說:「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雖著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又、般泥洹經云:「有似阿羅漢一闡提......」。予捧持此明鏡,照向日本國,無一分之隱而浮現焉!〔覆波木井三郎書(P.1443波木井三郎殿御返事)〕


日本僧侶破戒娶妻、世俗化,是正法、像法佛教的普遍的墮落現象,而日蓮大聖人是宣揚末法正法之本佛,其弟子怎可如同爾前正、像之墮落僧侶般,向他們看齊?你(宗門的僧侶)置日蓮大聖人的遺命何在?我覺得你(宗門)是在輕視日蓮大聖人的佛法、輕視日蓮大聖人御書的教示。


7. 漢系僧團對日系僧侶的持戒狀況很有意見,那又如何?南傳僧團(原始佛教)對漢係僧團受持的菩薩戒也非常有意見,那又怎樣?您真的很在意「持戒」才是真修行,那就去信奉「以戒為師」的南傳佛法(原始佛教)吧!北傳佛教(漢系、藏系、日系)的持戒狀況,與南傳佛教相較之下都不合格。


就是因為民眾有意見,而教團卻是認為「那又怎樣」?這就是這個教團墮落的源頭,你(們)真是代表作。對,我又能怎樣,只有看著你(們)腐敗墮落下去而已,為你們感嘆而已。


把你們做為借鏡,學會不要重蹈覆轍,重視民眾結合民眾的真心,真正的要擔負起宣弘日蓮大聖人佛法的重責大任。


8.大石寺僧團沒有以出家僧團自居,總本山僧侶沒有自稱比丘僧,並不影響法脈的傳承。如果您執意認為法脈傳承非「出家比丘僧團」不可,創價學會同樣也不具備傳承法脈的資格。


學會血脈的傳承是:「若然,久遠實成之釋尊、皆成佛道之法華經與我等眾生,此三者全無差別,解此,唱奉妙法蓮華經之處,云是生死一大事之血脈也。此是唯我日蓮弟子檀那等之緊要事。持法華經者,此也。……………若無信心之血脈,雖持法華經無益。」我們學會是以日蓮大聖人嫡嫡金口的付囑,實踐日蓮大聖人佛法的廣宣流布。


而宗門的血脈觀是:「唯一血脈代代相傳的法主上人,」這樣的血脈觀,宗門是不具日蓮大聖人血脈的傳承,你(們)會如此的反問,也證實你們是接受這樣的說法。並且可以為你們預告,這樣的觀念作為是走不久的,無法去完成本佛的遺命。


Joseph請牢牢的記住,如日蓮大聖人所囑咐的「若無信心之血脈,雖持法華經無益。」日蓮大聖人於顯佛未來記所說「三國四師」的論述才得以成立,法華經行者的內證才得以建立,末法本佛於報恩抄的誓願:「日蓮慈悲曠大,南無妙法蓮華經,萬年之外,必流布至未來而無盡。」如此的慈悲才能得以彰顯。


也因此學會接受此一正確的血脈觀,無論是如何的身份只要謹守其分祭,全部是具備有傳承血脈的資格。


9.對於有雙重標準的人來說,引用御書:相待妙戒、絕對妙戒的概念去看待法華行者(不分僧俗)的持戒議題,實在太困難了!如果你一直用雙重標準、球員兼裁判的方式討論大聖人佛法上的持戒議題,這顯然已失去繼續對話的必要。


何有雙重標準?是你(們)將單純的出家、在家的分際混淆,想要混水摸魚,舉出許許多多有關戒律的專有名詞,我也是這次和你(們)對話才大開眼界,原來為了混淆眾生眼目可以這樣的引經據典、移花接木,幸好是碰到我這「最牛的對話人」,不斷的去鑽日蓮大聖人的御書,才沒給你(們)呼弄過去,也感謝你(們)讓我有這個機會,在日蓮大聖人「御書之海」中來來回回游了好幾回,挺過癮的呢?


你們呢?在這十幾回的對話中看不到幾句,是以日蓮大聖人的御書為根本的論述。


要不要繼續對話是你的權利,要不要回應也是在我的決定。


只是最後我想要確認一下,你(宗門的僧侶)邀我公平的持戒律,那你(宗門的僧侶)可否公平的不接受信徒的供養?


所以,製造混淆、不單純的是誰呢?不就很明白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