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宗門青年來函三
如來壽量品顯現的又是誰的壽命?
○○○於2009/09/26 14:08回覆
至於三寶我也是有疑問的! 我認為釋尊與日蓮大聖人都是佛. 我想您提出的問題對我們日蓮正宗是很有幫助的. 佛並不是只有一位, 有諸佛如來. 我們如來壽量品顯現的又是誰的壽命? 我們供養的本尊是妙法蓮華經.
至於僧寶, 我個人是認為不是指一人, 而是所有的僧人
您有提到日蓮正宗的歷史, 比我更認真的找出所有的疑點, 我們本是同根生, 所以我們更了解彼此,我希望成見是不要放在偏見上, 很多的因緣讓我們分別在於不同的團體裏. 這都是已經註定好的, 佛祖會為供養妙法蓮華經的人說法. 其實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其實我並不是很在意所有的恩恩怨怨, 因為佛在我的心中.
回覆○○○:
有關於三寶
三寶是指佛教徒應尊敬的三種寶,即是佛寶、法寶、僧寶。佛是悟得宇宙根源之法,對一切眾生,具備主師親三德的佛法教主;法是此佛的教導;僧則是傳持、弘揚此法的佛弟子。這些都應尊重,故稱為「三寶」。歸依佛、法、僧三寶,乃是佛道修行之根本。(佛法教學基礎第四章)
然而各宗派依其所依的「經」不同而會有不同的三寶。
依據『日蓮正宗要義』的規定,「正確繼承大白法之日興上人,為僧寶之唯一」。以及『日蓮正宗宗規』所說:「本宗係以大漫荼羅為法寶、宗祖日蓮大聖人為佛寶、血脈付法之人日興上人為僧寶」(第一章、宗綱、第四條第二項)過去日蓮正宗一直是以此規定明示其三寶。而學會至今也是以此為依歸。
又,如您所說的:「至於僧寶, 我個人是認為不是指一人, 而是所有的僧人 」這一點,在當時宗門的六十六世日達上人及學會都有共同的看法:擴大而言,不只是法主,一切僧俗都是僧寶。(不是只有僧人喔)
於『日蓮正宗要義』:「廣泛而論,受持、信行正法,擔任隨力弘通之本宗僧俗,皆可言為僧寶」。
六十六世日達上人說:「我等僧俗亦為一僧寶,則守護、傳習佛法,為傳佛法於未來之僧寶之一人,於廣義上,可作如是言」。(一九七七、七、法華講聯合會)
又,僧寶可廣泛論述。亦即,正確地傳持作為尊崇對象的三寶,並加以弘揚的和合僧(僧俗全體),是廣義之僧寶。基於此意,創價學會(SGI)相當於僧寶。(佛法教學基礎第四章)
所以,「僧寶」是具有將法傳承擴大的意義,此意義是相當重要的。前兩篇對話的文章正是基於此。
於法華經中:「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於大聖人的報恩抄中:「日蓮慈悲曠大,南無妙法蓮華經,萬年之外,必流布至未來而無盡。」
以上是佛慈悲的宏願,是身為誓願為「僧寶」的你我,須去傳承及廣布的,這也是修行妙法蓮華經的原點——令法久住。
現今的宗門卻是認為僅有法主及僧侶才可稱為「僧寶」,所以您才會說僧寶是「僧人」不是嗎?但在六十六世之前全不是如此啊!所以,現今的宗門是變質的太厲害了。
關於「如來壽量品顯現的又是誰的壽命?」
御義口傳:
如來三界眾生也。此眾生如開壽量品之眼見,則如實知見十界本有矣。此御文不僅指出生命根本的法理是本有,也明示出『凡夫即佛』、『佛即凡夫』的道理。(法華經智慧)
御義口傳:自我偈始終事
自我得佛來之〝自〞者始也;速成就佛身之〝身〞者終也。始終自身也,中間文字〝受用〞也。所以自我偈乃〝自受用身〞也。--------自受用身者,一念三千也,一念三千者即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出尊行佛矣。尊行佛者無作三身也,現在日蓮等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者即是。
《妙蓮抄》中有記載:
自我偈的功德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法華經是一代聖教的骨髓;而自我偈是二十八品的魂魄,壽量品是三世諸佛的生命。
依據以上的資料,壽量品在顯現的就是,三世無量眾生信受妙法蓮華經者,本已具有的佛界生命。
最後
團體的聚與合其實僅是表面的,重要的是彼此的核心價值,宗門、學會兩個團體本是共有一個核心價值(日蓮大聖人的佛法)。
如今之所以會分開,當然是其中一個背離了這個核心價值,另一個則不願同流合污,堅持純正的核心價值。所以無法在一起,比較狠一點的是宗門想一腳把學會踢走,宗門認為從此各走各的陽關道,他們可以享受不受拘束的日子。
偏偏另一個(學會)卻是非常珍惜這一個背離共同核心價值的團體(宗門),因為宗門畢竟是長時期的將大聖人佛法正確保存,學會才能得以實踐佛敕妙法蓮華經廣宣流布的使命,以致學會擁有了大功德、大福報,基於此一份感激,絕對不可以讓這樣的團體(宗門)墮落背離大聖人佛法的核心價值,而只是以形式(儀式)化在生存,這對僧侶來說是可悲的,尤其又是打著日蓮大聖人旗號的宗門僧侶。
所以分合全在於「日蓮大聖人南無妙法蓮華經」此一大法的核心價值,眼前所看到、所聽到學會的嚴厲的諫言、甚至呵責,全也都是為了報答日蓮大聖人的恩德。深深的期待日蓮大聖人以下代代的僧侶,能如大聖人所期待的「聖僧」般為我們所景仰,我們並非輕視僧侶的,這是學會的心情,您知道嗎?
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