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伏」的精神即是平等的對話。現代的名詞就叫「關懷和溝通」。

 

 

(圓滿的問題)微風前輩您好,

我想請問您幾個問題,常在信心活動中聽到折伏2個字,雖然可以了解字面上的意義,可是確不大能從心裡感受到折伏文底含意的感動,請問:

*折伏的意義是什麼?

折伏就是傳承佛陀聲音。不願意放棄任何人,誓必拯救每一個人,佛的這種行動,就是妙法的折伏行。創價學會就是繼承了佛的這份心與行動。

《法華經》有說,每一個地涌菩薩所率領的眷屬人數,有如恆河沙般,無法估量。因此,久遠以來的宿緣之友,不可能不會躍出的。現在,正是讓我們以確信的聲音喚起宿緣之友,一起無悔地達成今世偉大使命的時刻!(筆記)

池田先生以「敬人」為主軸,來教導我們認識「折伏」的意義:

池田先生說:「有人認為「折伏」是主張破折其他宗派的宗派主義、排他主義,其實並非如此。折伏既是實踐「相信自他之佛性」此信念,也是「敬人」此最高行動的表徵。只因為折伏含有「與魔性抗戰」的嚴格一面,所以會被曲解為具排他性。」

這段指導,明確的點出了我們畏懼或討厭折伏,甚至將折伏曲解成是和別人吵架,這樣的盲點。

折伏的核心在於「慈悲」和「哲理」。

「慈悲」是指,欲拯救苦惱人們這份佛心。就我們的實踐而言,亦可謂指對朋友的「關懷」,更具體而言,也就是指,鍥而不捨的「忍耐」,以及伸張正義到底的「勇氣」。

「哲理」則指,針對法華經教說萬人皆能成佛、人人皆擁有獲得幸福權利此哲理的「確信」

折伏的根本是出自佛「誓必讓人人幸福」的心願。將此心視為己心,才是末法實踐廣宣流布的真正弟子、地涌菩薩的誓願

末法是價值觀混亂不清,無法分辨是非正邪的時代。所以說,身處這種混亂的時代,必須明確告知世人「這才是正義」、「這才是最重要」。

折伏是指,道出「真實」;鼓起勇氣,徹底說清真實;高舉「正義」旗幟一事。

佛所悟得的真實是「皆成佛道」,亦即「人人皆能成佛」。法華經就是直接道出佛所悟得的真實,所以被奉為「折伏的經典」。天台有道,「法華折伏、破權門理」。

以不自惜身命的實踐,投入此充滿苦惱的現實世界,告訴世人此法華經精神的就是本佛日蓮大聖人,身為弟子的我們須將日蓮大聖人如此的精神去向世人訴說。因此折伏是一場為了確立與伸張人人皆應珍惜的普世價值與正義之戰。因此,絕不是所謂的偏狹宗派主義,當然也不能變成如此。

折伏實踐的三個重點:1、折伏是,徹底道出真實。2、折伏是,「向魔性挑戰」。3、折伏是,敬人的實踐。

大聖人所實踐的折伏行,一切都是為了喚醒被邪法迷惑的人們,是基於要拯救這些人的大慈悲精神。而我們在實踐折伏的時候也是,一定要追隨大聖人此大慈悲之精神,秉持誓必拯救此人的一念才是。

 

*折伏的重要性

實踐折伏,不僅是直通自他成佛之道,也是開啟自他幸福的崇高實踐。破除了光靠言詞或形式上的實踐,一生貫徹實踐妙法的真正精神,就是有這種尊貴的言行舉止,才能開闢未來永遠的幸福之道。

如何和一般民眾結緣成為新朋友,如何將新朋友鼓勵成為學會員,如何將停頓信心實踐的學會員再度引領至實踐妙法的軌道?這即是我們「今世偉大使命」的覺悟!!

「折伏」是佛教通用的專有名詞,現在學會已逐漸的將「折伏」轉成「對話」。其實「折伏」的精神即是平等的對話(不是訓話,更不是吵架或辯論)。換成現代的名詞就叫「關懷和溝通」。

在池田先生一節「與民眾對話的佛法」裡的指導:

佛法即使是怎樣好如難理解的話,自會成為離開人們的東西。在和人們傾談中,在生活裡使人實感到思想,其光芒才會輝耀的。佛教就是存在,走入大眾中和大眾一起傾談那種姿勢裡。佛的說法是鼓勵在貧窮裡掙扎的庶民,是背負起病苦的老婆婆與她共同感受病苦的對話,是對墯在苦惱深淵的青年的溫暖鼓勵。

佛是站在為差別而煩惱,為社會階級制度而痛苦的大眾的這一邊。說出像火一般的言言句句,而化作八萬法藏而遺留下來的。

日蓮大聖人也是貫徹同一立場,大聖人的御書是畢生在激動的每一日裡,不斷和民眾每一個人對話,日夜也伸出挽救之手的結晶,是一面奮鬥而一面寫、說,一面寫、說而一面奮鬥。

佛教由發生開始就已活在民眾裡,生氣勃勃地實踐過來,就是其正統了。(池田先生指導筆記1990/5)

對話是培養聽的智慧、深沈的聽,聽是時間的藝術:

(眼睛可以一下就將物體看到)(聽則是必須有耐性一節一節的聽下去,他不可能一下子聲音就全部聽到。)

對話的基本功夫就是聆聽、拓展自我的視野。

對話,是培養聽德。

對話,是拓展視野,增強自我的反思能力。

對話,不是說服對方,不是表彰自己,也不是利用機會改變別人對你的誤解。

對話的心態應該是,容忍 → 承認 → 尊重 → 參照 → 學習。其內容為:

容忍 → 不要馬上反應,先瞭解、先認識

承認 → 接受對方的存在、承認彼此的存在是一樣的。

尊重 → 尊重對方才可能把對方當作參照(學習的對境),共同學習。

互相參照 → 因為相互的參照,彼此的學習,使社會人類豐富的助緣。

池田先生的指導:

「對話」是立足於「人」這一共同的大地,不斷開闢理解和信賴的「共生」大道。

「對話」是從精神上薰陶眾人生命中蘊藏的善的力量,自己與他人共同提高為和平與幸福的追求的「和諧」王道。

這種「對話文明」,並不是停留於承認相互差異、互相理解的消極的寬容,而是要創造出互相尊敬差異、互相學習,以真正的對話精神為根本的新地球文明。正是在這樣寬闊的對話大海中,才能更加豐富地培育人、社會和文化。………只要站在人類的和平與幸福此一共同的基礎上,即使文化與信念不同,不,正因為不同,才能更加豐富地奏出共鳴,譜寫出更加美麗的旋律。我(池田先生)認為,我們的對話就是這樣一種實際證明。

對話的基本是,肯定他人與異質文明的寬容精神;欠缺這種精神是不可能有對話的。但這樣還不夠,因為只有「肯定」,卻無法消除「雖不否定,卻予以忽視」的心態。因此真正的對話,必須有「互相尊敬」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要有「欣賞差異」的氣度,這是極為困難的挑戰。(筆記)

 

所以折伏的重要性我認為:

真理因討論、對話而    呈現

真理因討論、對話而    併發出光與熱

真理的光與熱因討論、對話轉成了    實踐的能量

終於,真理普遍彰顯世間  

因為實踐的能量不斷的引發    對話、討論,討論、對話

終於,真理串連了世間的每一個人   

因為生命得到尊重    幸福、和平如彩虹般展開

這一切都是源至於    真誠的為真理對話、討論。

 

 

*折伏與法華經行者的關係

法華經行者即是行「折伏行」,參考「折伏之功德」項目。

*如何折伏及祈求

做折伏對話的五個要點

1、一定要找出對方的弱點

首先採取積極的、主動的引導對方說話,如果對方開始訴說就認真仔細的傾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知道了解對方越深,折伏對話的成功率就越高。

2、一定要顧及對方的自尊心

切記每個人的弱點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弱點是每個人共通的就是〝自尊心〞。御書有云:「法華經的功德是愈讚愈盛」

3、一定要出其不意

有時如從正面出擊,因在對方的防備下嚐到敗績。此時如能出乎對方意料之外的給予一擊,必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事前對拜訪對象資訊的了解很重要。

4、一定要切合對方的利益

雖每個人所關心的事各有不同,但有一樣是相同的就是〝利益〞。由切合對方的利益之處著手,正是做折伏對話的一項利器。

韓非子:「說服別人最難的一點,就是要讀出對方的心意來。再順應它的意思進行,就是如此而已。」

戰國策:「一個優秀的談判高手,應該是能分析事物的趨勢、方向,讓對方立即回應。不顧一切的引起騷亂,根本無用。」

5、一定要堅持到底

但是表示自己堅決的態度,還是得在一個限度之內。不讓對方反感,又能表示出自己強韌的態度,就是一名做折伏對話的好手。

祈求在廣布對話中,自他佛智皆能湧現,無悔地達成今世偉大的使命!。

 

*常聽折伏很有功德是指什麼呢?

折伏之功德——成佛

池田先生指導:

釋尊於法華經本門闡明久遠實成之後,唯有在不輕品當中闡述過其自身於過去世之修行。由此可見,久遠的釋尊成佛之本因是基於不輕之實踐。

在不輕品闡示了「其罪已畢」、「六根清淨」的功德。經文中表示,不輕菩薩因為忍難修行折伏,而得以消滅因過去世罪業所應得的報應(其罪已畢)。並因為在臨終時聽聞了妙法而得以洗清生命(六根清淨),甚至延長壽命,繼續弘通妙法。這也可謂是折伏的功德。

佛出世的本懷就是指,誓必救濟萬人此偉大慈悲心願。唯有在追隨此慈悲誓願,並為了成就此誓願而去對話(折伏)奮戰,才能磨練自身的生命。即是說,遵照佛的教說,不畏艱難,透過救濟人們的奮鬥,勇於為廣宣流布奮鬥的人,自身就能獲得「即身成佛」、「六根清淨」的功德。

 

 

 

 

 

arrow
arrow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