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中也有幸福的希望  十界互具


(關於一念三千論二)(閱讀 池田 先生指導筆記)


 


「一念三千論」的「十界」


天台始終希望解析秘沉於《法華經》文底的某種哲學體系,而對鳩摩羅什所譯的《法華經》,和同樣是由鳩摩羅什所漢譯的般若波羅蜜思想--《大智度論》愛不釋手。此外,龍樹的《中論》也成為其思想架構的基礎。這是天台「一念三千論」的思想的架構。


接著想以「一念三千論」的「十界」為出發點來探究。


相信許多讀者都知道「十界」的意思,但為了慎重起見,想再確認一下。「十界」意指,生命所顯現的十種類型的境界。


亦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以及「佛」十種。


「地獄」到「人」、「天」的六種類型,稱為「六道」。雖說「人界」是指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但是古印度人卻把「人界」想像成來世將轉世的世界。


但如果僅把「人界」局限在來世轉世的境界,便很容易陷入註定性的命運論,而且會失去在今世解決苦惱境界的意義。


能破除此弊病,並符合我們現實「實踐立場」的就是「觀心」。(P198


天台《摩訶止觀》的文首讚歎:「止觀明靜,前所未聞。」並說:「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明示天台已說出本身所實踐的要諦。


天台大師希望人人得以成佛,而傾注全神說出法門,這就是天台本身的出世本懷。人愈是處於困難的時代,愈是渴望幸福。為了回應人的願望開創新的時代,這才是佛教徒的真正使命。天台就是胸懷這種責任感,拚命奮鬥。


視天台為先覺者的日蓮大聖人,本身也自覺誕生在最惡劣的時代---末法,比天台所處的像法時代更為惡劣。不過日蓮大聖人卻正視這個末法時代,力圖解決時代危機。


大聖人在(觀心本尊抄)裏首先舉出剛才所說的「一念三千法門」,然後用比天台的觀心更接近凡人日常生活的道理來闡明這個法門,因此確立了我們凡夫得以實際成佛之道。


 


苦境中也有幸福的希望(P200


就《觀心本尊抄》來談談「十界」的意義。首先,「地獄」是苦惱纏身的境界;「餓鬼」是任由貪念擺布的境界;「畜生」是任隨本能行動的境界;「修羅」是被自私自利之心所支配的境界;而「人」是平穩的境界;「天」是物質與求知欲望也得以滿足的境界。


剩下的四個境界,則是體會佛教「真理」的各種境界,因此也被稱為「四聖」。「聲聞」是聽聞真理而發願求道的境界;「緣覺」是通過某種現象而獲得某種深奧智慧的境界;「菩薩」是為了救渡他人而自願奉獻自己的境界;而「佛」不但是菩薩生命的泉源,亦是悟得宇宙究極真理的境界。


其實,上述十界是一切生命本已具有的生命,每一瞬間也會隨環境變化而顯現出某種境界。


即使現在這個瞬間顯現了某種境界;但由於生命內在也潛伏著其他境界,所以視情況而定,生命也隨時可能轉化到其他境界,此即「十界各具備不同的十界」。(P200


《摩訶止觀》稱這種現象為「十界互具」,或說是百法界、百界。


依照我們的實踐,十界互具的意思是,「不管身處再苦惱的境界,或面臨再困難的狀況,都會有幸福的希望」


反觀另一面也是在警惕我們:「即使身處再喜悅的境界,一旦鬆懈,就會淪於不幸,所以要奮鬥不懈。」


當然,天台大師或日蓮大聖人都是為了拯救,在惡世飽嘗塗炭之苦的民眾而宣弘佛法,所以本意應該著重於前者。我們並相信,兩位要傳達的訊息是:「無論面對任何遭遇也不能敗北,要以連貫自身和宇宙的妙法為根本活下去。」


幸福的泉源隱藏在我們的生命裏,希望的光明將自內而發。得悟的泉源不是遠在天邊,自身的佛性也不是遙在海角。因此我們應該把探究的目光專注於自身內在的「一念」。(P201


認真踐就能實現真理


這「十界互具」的生命裏,具備了十種不同的層面。也就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的「十如是」。由於百界之中具有十如是,故又稱「千如是」。


「十如是」是指具備於萬物和諸法的十種狀態。


「十如是」出自鳩摩羅什所譯的《法華經》。也就是「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注釋20)。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注釋21)。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法華經.方便品)這樣分為十點,明示了佛所到達的究極真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風之信 的頭像
    微風之信

    微風之信的部落格~~~~佛曰:「悅可眾心」

    微風之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